腰痛是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本病常见于内科、外科、妇
科、骨伤科疾病,均可出现腰痛一症。本病一般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脊柱疾病,如类风湿脊柱炎,肥
大性脊柱炎等;第二类是脊柱旁软组织疾病,如腰肌劳损纤维组织炎等;第三类是脊柱神经根受刺激所
致的腰背痛,如脊髓压迫症等;第四类是内脏疾病,如肾脏疾病等。以上各类型疾病若以腰痛为主要症
状时,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中医认为本症的病因病机为风、湿、寒、热、闪、挫、瘀血、气滞、痰
积,此皆为标也,肾虚乃为本。下面仅从感受寒湿、感受湿热、肾亏体虚及气滞血瘀4个方面分别论
述之。
[辨证论治
1.寒湿腰痛
主症: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虽静卧而不减甚或加重,每因阴雨寒凉而加重,舌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基本治法:散寒祛湿,温经通络。
针灸处方:肾俞,委中,风府,腰阳关,局部腧穴或阿是穴。
药物处方:甘姜苓术汤加减。
2.湿热腰痛
主症:腰部疼痛,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而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
数或弦数。
基本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针灸处方:委中,肾俞,合谷,内庭,阳陵泉。
药物处方:四妙散加减。
3.瘀血腰痛
主症:腰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
涩。部分患者有外伤史。
基本治法:活血化瘀,理气和络。
针灸处方:膈俞,委中,次髎,秩边,肾俞,阿是穴。
药物处方:身痛逐瘀汤加减。
4.肾虚腰痛
主症: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过劳则甚,卧则减轻、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小腹
拘急,面色㿠白,手足不温,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心烦失眠。咽干口燥,面色潮红,手足心热,
舌红,脉弦数。
基本治法:偏阳虚者,补肾助阳;偏阴虚者,补肾滋阴。
针灸处方:命门、志室、太溪、委中。
随证配穴:偏阴虚者加三阴交、阳陵泉。偏阳虚者加关元、肾俞、气海俞。
药物处方:偏阳虚者以右归丸为主方,偏阴虚者以左归丸为主方。
【临床验案】
(1)韩某,男,55岁,2006年3月6日来诊。自觉腰痛5个多月,现症状为腰部疼痛酸软,喜按,
腿膝乏力,劳累后加重,卧则减轻。经常发作,望诊面色无华,手足发凉,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沉
细,尺脉为重。诊断为腰痛,证属肾阳虚。治以补肾助阳,穴用命门、志室、肾俞、太溪、委中、阿是
穴,针后拔罐,隔日1次,配服补肾腰痛饮,每天2次,每次1袋,共针9次。后2周即愈。
(2)Jabwiga,女,72岁,2005年8月22日来诊。患者腰痛合并左腿痛1年余。经西医检查第3~5
腰椎椎体唇突骨质增生,诊断为腰椎间盘脱出症合并左坐骨神经痛。经多方求治效果不佳,抱着尝试态
度求助于中医针灸中药治疗。现症见腰痛酸软,喜按,腿膝乏力,走路加重,休息静卧减轻,经常发
作。查体见一般情况佳,体稍胖,血压136/72mmhg,心肺正常,第3~5腰椎椎旁压痛(++),直腿抬
高试验左侧阳性。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稍滑。中医诊断为腰痛、痹证,证属脾肾阳虚夹
瘀滞,治以补肾助阳,健脾化瘀,通经活络,取穴肾俞、志室、命门、秩边、阳陵泉、阴陵泉、膈俞、
昆仑。方用右归丸加味,药用肉桂、附子、鹿角胶、狗脊、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当
归、白芍、黄芪、白术、防风、苍术、黄柏、薏苡仁、没药等。经针刺加电针治疗12次、口服中药10
剂后,诸症消失,临床治愈。
著名中医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崔述贵主编巨著《针药结合临床诊治大全》出版
日期:2023-05-07 阅读:605次 作者:王文新 主任中医师 来源:
著名中医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崔述贵主编巨著《针药结合临床诊治大全》近日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崔述贵教授是知名中医专家,5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世界各地,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勤奋努力,孜孜不倦,上下求索。他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贯通中西医,临床经验丰富,成果斐然,著述颇丰。崔述贵教授主编的这本《针药结合临床诊治大全》是他临床经验的总结,并吸收了众多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针灸方面的专家、学者的经验。本书的特点是:一是突出了“针药结合”,强调辨证论治、辩证用药和辩证施针、针药并用,“药”“针”优势互补,疗效互补,相得益彰。一改中医精“药”不精“针”,精“针”不精“药”的现状。体现中医整体治疗,个体化辨证施治的优势,此乃中医治疗发展的方向。二是适应疾病谱的变化,介绍了现代医学专科病证及国际通用病证;三是介绍了各科中西医疑难病证的辨证论治。这本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具有时代的特征。本书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及临床实用价值,可供广大中医、针灸、中西医结合人员在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参考使用。也是中医高等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自学中医,难得的参考书。
《针药结合临床诊治大全》编委会
主 编 崔述贵 崔鹏
副主编 李颖 田云飞 田 文 陈静(美) 李润洪(美)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文新 仇梦钦 朱建文 吕秀岚 李春华 李艳芳 辛 悦 张登辉 陈玉洁 岳德俊 赵利娜 高美玲 郭 玲 郭 艳 崔 凯
特约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金云 马铁明 王书宝 王 全 王洪波 王根土 尹 卓 孔 涛 田 宁 田 花 白丽香 弘 一 任 路 刘玉杰 刘玉清 刘晓艳 许佰莉 孙秀艳 孙贵红 李春城 杨 絮 何光辉 沈 艳 张 军 张秀明 张忠军 张 继 张 琪 张 静 陈小艳 陈建龙 金昱呈 周丽 郑刚 赵秀 赵晓梅 赵海彦 战义洲 高 文 高 江 曹伟民 崔福鑫 崔 磊 梁 夏 路 通 魏忠保
作者简介
崔述贵,男,现居美国。早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于辽宁中医学院师资班学习两年,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八个月,之后长期从事针灸内科临床和教学工作。曾担任辽宁中医学院教授、针灸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中医学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针灸学会秘书长等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崔述贵教授曾先后两次赴科威特从事讲学与临床工作,共计四年六个月;又于1991年至1992年赴意大利圣玛利诺医院从事讲学与临床工作;1994年赴美国纽约从事学术交流与临床工作,并获得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博士学位、美国葛鲁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美国利伯帝大学东方医学博士学位,兼职美国葛鲁博大学、美国利伯帝大学东方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崔述貴教授现定居于美国纽约市,持有纽约州针灸医师执照,罗德州针灸医师执照,于纽约市法拉盛、布碌仑两地开设中医针灸诊所,为社区各族裔服务。崔述贵教授现为纽约中国针灸中药治疗中心主任、曾任美国纽约州针灸执照医师联合公会等多家学术团体理事、常务理事、学术部主任、副理事长等职,曾被《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羊城晚报》《广角镜》《桥报周刊》以及美国《华夏财富》等海内外多家媒体报道。崔述贵教授在国际权威专业杂志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美国《国际临床针灸杂志》4篇、日本《医道的日本》3篇。主持编著《实用针灸内科学》《现代针灸临床指南》《神经内科疾病的针灸中药治疗》《针灸五官科学》》《疑难病症针药并治绝技》(人民军医出版社)《国际针灸治疗学》(英文版)等多部著作。崔述贵教授的从医生涯被载入《中国当代高级技术人才系列词典》《中国名医列传》《美国ABI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IBC世界名人录》等。2000年7月,崔述贵教授荣获北美华人联合会“当代华人杰出成就奖”,同年荣登《纽约中医人》荣誉榜;2007年11月,荣登《世界针灸杂志》特刊《针行天下-全球针灸风采录》;2010年1月,荣登《华夏财富》封面,被收入封面故事《中国的中医师,世界的中医学-记著名中医药专家崔述贵教授》; 2010年12月,被载入全国高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委员会出版的《中华崛起》;2012年12月,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主编的《华夏人物传记》;2021年,以优秀工作者身份被国家邮政局审核批准制作个性化专题纪念邮票;2013年12月,被载入中国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华文化传承经典(2013年珍藏版)》。
崔鹏,男,美籍华人,其父为著名中医学家崔述贵教授。1977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早年就读于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第四十中学,1998 年随其父母移居美国纽约市,赴美后就读于纽约市拉瓜地亚社区大学,后毕业于纽约太平洋中医学院,并荣获东方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考取了全美针灸、中药特考文凭,2007年获取纽约州针灸执照。现在纽约市一家西医诊所和其父创办的贵和中医诊所从事针灸、中药临床工作。
崔鹏医师毕业后一直从事针灸、中药临床工作,在其父的指导下,孜孜不倦地研读中医药及针灸医籍,医疗技术进步很快。他擅长针药并治各种痛证,尤其是腰痛、坐骨神经痛,以及失眠、焦虑、忧郁等多种心身疾病。因临床疗效显著,求医者众多,深受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工作之余,崔鹏医师参与编写《疑滩病症针药并治绝技》并担任副主编,该书于2010年1月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11 年,他撰写的《针刺秩边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一文收录在《纽约州执照针灸医师联合公会15周年学术论文集》中。其从医事迹于2012年9月被收录于中国医师协会编辑部编写的《华夏医魂》一书中,于2014年1月被收录于《中华文化传承经典》一书中。
崔鹏医师现为纽约执照医师联合公会会员,在从事针灸、中药治疗服务于各族裔之余,参与其父编著的《针药结合临床诊治大全》的编写工作。
编写说明
《针药结合临床诊治大全》主要侧重于临床实践,辅以基础理论知识,以注重实用、指导临床为特色,是一本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按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疾病分类方法进行合编的专著。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全面听取了众多中医、中西医结合以及针灸方面的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的意见及要求。
编者在以往出版的《实用针灸内科学》《现代针灸临床指南》《神经内科病针灸中药治疗》《疑难病症针药并治绝技》《国际针灸治疗学》等著作基础上,汲取临床实用的精华部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又增添了许多新的重要内容,并将其融会贯通,力求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及实用性,集针灸、中药知识及临床治疗于一体。本书旨在使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遵循了辨证论治的原则。临床上众多病症用针、用药各有其适应证,因此本书突出针药并治的特点,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及临床实用价值,适合广大中医工作者及中西医结合从业者参考使用。
全书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第一章为总论部分, 介绍了针灸、 中药的基础理论,其中包括病性辨证、病位辨证、八纲辨证,治则和治法,针灸治疗概要,常用的针灸方法、中药用药常规和管理等内容。 其中着重突出针灸,中药两部分内容,如针灸治疗作用的机理,针灸治疗原则、针灸处方、特定穴的应用,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针刺注意事项、十三种针灸疗法,以及中药配伍与禁忌,方剂组成和变化、中药汤剂的煎制常规、毒性中药等。
第二章至第四章为各论部分。其中第二章为针灸临床指南,以现代医学专科疾病为主,辅以少部分国际通用病症。其中现代医学专科病症53种,国际通用病症9种。第三章为针药并治的中西医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内科病症13种,骨外科病症13种,男科,妇科病症10种,神经、精神科病症17种、皮肤科病症7种,其他病症5种。第四章为针药并治的中西医疑难病症。其中中医内科疑难病症25种,西医内科、精神科疑难病症19种,中医眼科病症15种。
本书汇案了编者在中国以及美国、科威特,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数十年行医的临床经验及教学实践经验,其中针灸临床指南部分适宜针灸科临床工作者学习,而针药并治的中西医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症部分为中医工作者及中西医结合从业者在临床应用针灸,中药治疗时提供了参考。这是一本对于中医工作者及中西医结合从业者极具参考价值的书籍,同时也可作为中医高等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的自学资料。
限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7月
咨询电话:13609878271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