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防治
用药增加“好胆固醇”保护不了心血管-一项涉及15万人的遗传学研究提示
日期:2017-11-22 阅读:3008次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健康报

本报讯 (记者张磊)美国当地时间11月15日,《美国医学会心血管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国际合作研究结果证实,既往药物研发中,试图通过阻断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一种影响人体胆固醇代谢的关键蛋白质)的活性来升高“好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设想难以实现。换句话说,通过药物降低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活性提升“好胆固醇”水平,对心血管并无保护作用。据悉,这一结论基于在中国进行的一项涉及15万名成年人的前瞻性遗传学研究得出。

 
  血液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胆固醇:一类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坏胆固醇”;另一类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好胆固醇”。目前已证实,通过他汀类等降脂药物降低“坏胆固醇”水平,可显著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论文作者之一、牛津大学终身教授陈铮鸣说,提高“好胆固醇”水平的办法众多,其中一个是阻断或抑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活性。然而,从遗传学角度证明,这个药物靶点和疾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来自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协作,分析了已知可影响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活性的多个基因位点变异与不同疾病的关联。在10年的随访中,调查对象中新发冠心病5000余例、脑卒中1.9万例。分析发现,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位点变异显著升高“好胆固醇”水平,但不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然而,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基因位点变异与眼病的发生风险却有关联,提示抑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可能会导致眼病发生。这一发现与既往在东亚和西方人群中所报道的眼病遗传学研究结果相一致。
 

  陈铮鸣表示,在启动大规模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前,可利用人群遗传学方法先行预测研究,预测新药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进而有效降低研发费用、提高研发成功率。(选自《健康报》)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涛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