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收治了一位急腹症患者。接诊前,他已被切除了两段肠子,但腹痛仍反复发作。我们检查发现,他因缺乏抗凝血酶致血栓发作。找到元凶后,口服抗凝剂就可以救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教授告诉记者,这是他多年来致力于血栓病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的缘起。
最近,胡豫团队完成的《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年来,他们揭示中国人出血栓性疾病的遗传特点,创建早期诊断体系,建立国内最大规模的血栓性疾病标本及信息数据库,为约8万名血栓患者进行了精准诊治。
找到中国人的遗传因素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以动静脉和微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为特点的常见病,如脑梗、心梗、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致死致残率很高。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病人数超过400万,病死率高达39%,相关医疗费用逾1300亿元。
“血栓是可防可控的疾病,为什么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呢?”胡豫直言,长期以来,国内临床技术水平停留在血栓形成后的诊治层面,无法做到早期发现及干预,导致疗效不佳。
“我们从文献中得知,遗传是关键因素。欧洲血栓患者中,约30%患病与一种叫作‘因子V突变’的凝血蛋白缺陷有关。”胡豫说,受此启发,团队试图验证中国人的基因是否也有这种蛋白缺陷。然而,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必须找到中国人的遗传因素。”从那时开始,胡豫团队开始收集病例,逐步建立起有8000个病例的、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的血栓性疾病标本及信息数据库。通过对标本库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中国人60%~70%的静脉血栓与抗凝蛋白相关,抗凝蛋白的活性和含量下降形成血栓。研究团队顺着这个思路展开研究,首次发现了3种中国人特有的常见基因变异及56种罕见突变,为中国血栓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从抗凝蛋白的冰山一角,胡豫团队找到了中国人的遗传规律,“目前正在研究相关芯片,以提高测序的推广效率”。
精准治疗与预防筛查并行
血栓性疾病的精准治疗须以遗传学检测为基础。“有没有遗传改变,治疗策略完全不同。”胡豫说,“如果没有遗传改变,消除致病因素再进行抗凝。如果有遗传因素,要根据基因类型选择抗凝剂,制订个体化抗凝方案。”
“更为重要的是,找到基因型可以对血栓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做出血栓风险评估,指导临床前预防,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胡豫讲了两个典型病例。曾经有位老人因剧烈腹痛、腹部积液、肠穿孔在急诊外科就诊3次,检查发现症状是由血栓引起的。后来,老人和两个儿子在医生建议下做了基因测序,证实均携带血栓性疾病基因突变,并开始长期使用抗凝素,一家人从此免受血栓疾病的困扰。一位舞蹈演员因上臂静脉血栓就诊,此前她已检测出抗凝蛋白有问题,但基因型无从得知。胡豫团队测序得知,其确实携带相关基因突变,并据此推荐了抗凝药,建议其不要再从事演艺工作。
目前,胡豫团队建立的以“抗凝蛋白目的序列捕获测序技术”为核心的血栓早期诊断体系,已在全国25家大型医院推广应用,使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率提升38%。
“推进临床工作才是重要的”
“做研究不是为了发文章,推进临床工作才是重要的。”胡豫说,“实现这一目标,要敢于否定,不拘泥于现有认识。”
对没有遗传因素的患者,常规治疗使用溶栓剂往往伴随出血风险。如何将靶向治疗药物进行定向推送,降低出血风险?胡豫想出一条“妙计”——以纳米材料为载体,利用血栓形成规律“顺势”推送药物。这样的载药系统能精确识别十几个氨基酸片段,在动物实验中将血栓形成率降低30%~40%,为开发下一代抗栓药物奠定了基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临床诊疗中最常见的危重症。过去,诊断不能量化、不精确,临床上经常出现多位医生意见不统一的情况。对此,胡豫团队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经过6年时间研发出诊断的积分系统,极大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2007年,我们率先在国内成立了多学科团队,临床科室和科研团队一起工作,共享标本和成果,合作攻关。同年,华中地区首家血栓与止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立,湖北省25家医院参与其中。”胡豫介绍,这些年,项目组发表的239篇SCI文章中,不少受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系列等权威杂志的高度评价,团队多次受邀在美国血液学年会等世界顶级学术大会做大会报告。
“血栓可防可治,关键是看重视程度。”胡豫直言,“目前国内还需要对血栓的危害提高认识。”(王潇雨)(责编:李轶群、杨迪)(选自《人民网》)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