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防治
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社区医生常见病防治手册》连载1)
日期:2018-05-26 阅读:1476次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

广义而言,急腹症(acute abdomen)包括内、外、妇、儿各科的多种疾病,其腹痛症状绝大多数由腹盆腔脏器病变引起,也有少数因腹外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外科急腹症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其特点为起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诊断延误或治疗不当,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临床工作中,在对急腹症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时经常遇到困难。一方面,急腹症范围广泛,多种疾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诊断和鉴别实属不易;另一方面,由于疾病自身的特点,需要尽快对其做出诊断和处理。因此,提高急腹症的诊断能力对医生非常重要。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过程可分为搜集资料和分析鉴别两部分。

1.搜集资料

  1.1 病史:应以腹痛为重点,全面、客观地采集病史

腹痛发生的诱因:一些急腹症常有特定的诱因,如胆囊炎、胆石症常在进油腻饮食后发作,急性胰腺炎常与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有关,剧烈运动后突发腹痛应想到肠扭转的可能。

腹痛的部位和放射:一般情况下,腹痛的首发部位或最严重部位往往即是病变脏器的部位,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首先表现为上腹剧痛,然后可波及全腹,但通常仍以上腹痛为重;盆腔炎时疼痛始于下腹,波及全腹后也常以下腹痛最明显。转移性右下腹痛常见于急性阑尾炎。胆系疾病在引起右上腹痛的同时,可伴有右肩背部的放射痛;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可放射至同侧腰部、下腹部、腹股沟区或会阴部。

腹痛发生的缓急:腹痛开始时较轻,以后逐渐加重者,多为炎症性病变,如急性阑尾炎等;腹痛突然发生,迅速加剧,常见于空腔脏器穿孔、实质性脏器破裂、急性或绞窄性肠梗阻、脏器扭转、肠系膜动脉栓塞等。

腹痛的性质:腹痛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脏器病变的性质,如持续性钝痛或隐痛常见于炎症或出血性病变;阵发性腹痛常提示空腔脏器痉挛或梗阻;持续性疼痛伴阵发加剧多表示炎症与梗阻并存,如绞窄性肠梗阻,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等。

腹痛的程度:通常情况下,空腔脏器痉挛、梗阻、嵌顿、扭转、绞窄、缺血及腹膜遭受化学刺激引起的腹痛往往非常剧烈,细菌性炎症引起的腹痛相对较轻。腹痛逐渐加重常反映了脏器病变的进展,如肠梗阻的阵发性腹痛转为持续、剧烈的腹痛,往往提示梗阻由单纯性转为绞窄性。但很多情况下,由于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存在个体差异等原因,疼痛的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如老年人阑尾炎时阑尾已发生坏疽,疼痛可能仍不严重;急性阑尾炎发生阑尾穿孔后因阑尾腔内压力骤降,疼痛在一段时间内反而有所减轻。因此,切不可完全根据腹痛程度判断病情。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是急腹症患者最常出现的伴随症状,而且呕吐发生的早晚、呕吐物的量和性状等对腹痛原因的鉴别有一定意义。急性阑尾炎的呕吐常于腹痛34小时后出现;高位小肠梗阻呕吐出现早而频繁,低位肠梗阻呕吐则出现较晚;幽门梗阻时呕吐物为不含胆汁的隔夜食物,结肠梗阻可呕出粪水样物,呕出血性或咖啡色液体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某些患者会有排便情况改变,如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常提示机械性肠梗阻,大量水样腹泻伴痉挛性腹痛常见于急性胃肠炎,腹痛后排果酱样便属小儿肠套叠的典型表现。腹腔内炎性病灶一般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急性胆管炎等重症感染时可有寒战、高热;贫血、失血性休克见于消化道或腹腔内出血;阻塞性黄疸见于肝、胆、胰腺疾病;腹痛伴尿路刺激症、血尿、排尿困难等,应想到泌尿系疾病的可能。

既往史:患者以前的疾病或手术史不仅对腹痛诊断有帮助,也可为排除某些疾病提供依据。例如,有长期消化性溃疡病史者突发上腹剧痛时,应考虑到溃疡穿孔;有腹部手术、外伤或炎症病史者发生腹胀、腹痛,应考虑到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对已作胆囊切除术者可排除胆囊炎、胆囊结石症。

月经史:很多妇科急腹症患者会出现月经改变、异常阴道流血等,或其发病与月经周期有关,如输卵管妊娠破裂者多有停经史;卵巢滤泡或黄体破裂常发生在两次月经的中期等。对育龄妇女询问的月经史非常重要;忽视月经史可能会给诊断造成不必要的困难,甚至导致误诊、误治。

  1.2 体格检查:首先掌握患者的全身状况,然后对腹部体征作重点检查

全身情况:包括患者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神志、表情、体位、面色、体表状况、有无黄疸等。感染性疾病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出血性疾病可有血压下降、脉率增快、面色苍白等失血性休克表现;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等重症感染患者,可出现烦躁、谵妄、昏迷等神志异常;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常采取下肢屈曲、静卧不动的保护性体位;皮肤、巩膜黄染常提示胆道梗阻。此外,还要了解心、肺等腹外重要脏器是否异常,腹股沟区是否有包块等。

腹部检查:①望诊:一般让患者平卧,充分暴露下胸部、腹部及腹股沟区,观察腹壁是否有手术瘢痕,腹型是否对称,有无膨隆或凹陷,有无胃肠型和蠕动波,腹股沟区是否有包块,腹式呼吸是否减弱或消失等。全腹膨胀是肠梗阻、肠麻痹的表现;不对称腹胀见于闭袢性肠梗阻、肠扭转等;腹部有手术切口应想到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部分幽门梗阻患者可见胃型,小肠梗阻可见蠕动波;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常提示弥漫性腹膜炎。②触诊:以轻柔手法从无痛区开始无遗漏地触诊,最后检查病痛部位,重点检查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部位、范围、程度等。腹部压痛最明显处常常是病变部位所在。肌紧张也是最要的客观体征。轻度肌紧张可由早期炎症或腹腔内出血所致;严重肌紧张表现为“板状腹”,见于弥漫性细菌性炎症;结核性腹膜炎者因腹壁肌紧张可使触诊呈揉面感。应注意,老年人、衰弱者、小儿、经产妇女、肥胖者或休克患者的腹膜刺激征常较实际为轻,因此其病情容易被低估。此外,触诊时还须注意肝脾是否肿大、有无异常包块等,对男性患者必要时应检查睾丸是否正常。③叩诊:与触诊一样,从无痛区开始叩诊,叩痛最明显的部位往往是病变部位。肝浊音界消失属消化道穿孔引起的气腹征;腹部移动性浊音则提示腹腔渗液或积血。④听诊:常选择右下腹近脐部进行听诊,主要目的是了解肠鸣音的有无及其频率、音调的改变。肠鸣音活跃,音调高而响亮,伴有气过水音等,提示机械性肠梗阻;肠鸣音消失是肠麻痹的表现,多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小肠缺血、绞窄性肠梗阻晚期等。

直肠指检:对急腹症患者进行直肠指检应给予足够重视。检查时,应注意肛门是否松弛,直肠内有无肿物、触痛、指检后指套有无粘液、血迹等。低位直肠癌造成肠梗阻时,可在直肠指检时触及肿物;盆腔炎症或积脓、积血时,直肠前壁可有饱满感、触痛或波动。

  1.3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常常为明确急腹症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近年来,先进的检查方法和手段明显促进了急腹症诊断水平的提高,但尽量选择简单、快速、特异、安全的检查手段,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诊断,仍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可支持炎症性疾病的诊断;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进行性降低常提示活动性出血;尿中大量红细胞提示泌尿系损伤或结石;血胆红素浓度升高、尿胆红素阳性等,提示阻塞性黄疸;血、尿淀粉酶、脂肪酶升高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检测有助于异位妊娠的诊断。

X线检查:腹部立位片发现膈肌下游离气体是消化道穿孔或破裂的重要依据;腹部见多个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是小肠梗阻的特征性表现;腹膜后气体影常提示十二指肠或升、降结肠后壁穿孔;稀钡灌肠对低位结肠梗阻有重要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超声是对肝、胆、胰、脾、阑尾、肾、输尿管及盆腔内疾病进行迅速诊断的首选方法。对腹腔内出血和积液,超声不仅可估计出血或积液的量,还可引导腹腔穿刺抽液,进一步明确诊断。

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迅速增加,对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内镜检查: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对部分病例还可同时在内镜下进行硬化剂、微波、激光等止血治疗。

动脉造影:对疑有小肠、肝脏、胆道出血者,必要时可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来明确诊断,如条件许可,同时可用选择性动脉栓塞进行止血。

诊断性腹腔穿刺:在疑有腹腔内出血、全腹腹膜炎病因不清、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不能准确表述病情等情况下尤为重要。穿刺后须观察穿刺液的颜色、混浊度、气味等,必要时进行穿刺液淀粉酶、胆红素测定或细菌学检查,常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疑为盆腔疾病的女性患者,可在妇科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需注意的是,穿刺不宜用于严重腹胀患者。

腹腔镜:腹腔镜已用于常规手段无法诊断的急腹症患者,可避免一部分无必要的开腹探查;部分病例在诊断后,可同时进行经腹腔镜的手术治疗。

2.分析鉴别

  2.1 是否为外科急腹症:如前所述,急腹症的范围广泛,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的多种疾病,病因还可能不在腹部,治疗原则也存在根本区别,因此明确是否外科急腹症十分重要。

归纳起来,外科急腹症的主要临床特点如下:①腹痛往往是最先出现和最为突出的症状;②多数情况下腹痛较重,且疼痛、压痛部位明确而固定,疼痛、压痛最明显处常为病变脏器部位;③病变部位因有明显压痛而拒按,可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常伴腹式呼吸减弱、肠鸣音改变等;④解痉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2.2 是哪种类型的急腹症:外科急腹症的病理类型和各自临床特点如下。

 腹腔内急性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此类病变起病一般比较缓慢,腹痛为持续性,开始较轻,以后逐渐加重,疼痛和腹膜刺激征一般局限在病灶部位,但可随病情加重而逐渐扩展;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血白细胞升高等炎症反应。

 空腔脏器穿孔或破裂: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伤性或病理性肠穿孔等。此类急腹症起病急骤,腹痛剧烈,腹膜刺激征从发病部位很快波及全腹,常有肺肝界消失等气腹征,或伴有腹胀、腹式呼吸消失、肠鸣音消失等症状和体征;发病数小时即可出现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

 空腔脏器梗阻性病变:如单纯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等。此类病变起病急骤,腹部呈阵发性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多无明显腹膜刺激征,初期全身情况无明显变化,解痉剂治疗可暂时缓解症状;如为肠梗阻,腹部听诊可闻及肠鸣音亢进、高调或气过水音。

 脏器绞窄性病变:如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等。腹痛剧烈,呈持续性疼痛,阵发加剧,中间无疼痛缓解的间歇期,有明显腹膜刺激征,常可扪及有压痛的绞窄肠袢,呕吐物和肛门排泄物可为褐色血性液体,全身炎症强烈,常伴有休克。

 脏器大出血:如外伤性脾破裂、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等。发病突然,可有外伤史,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较轻,腹胀明显,腹部多有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固血液,常以进行性贫血、失血性休克为突出表现。

 脏器血管栓塞:主要指肠系膜动脉栓塞。起病突然,腹部绞痛持续而剧烈,但早期无腹膜刺激征,后期腹胀明显,出现明显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易致休克,腹部一般无肿块触及。

2.3 是哪个脏器病变引起的急腹症: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腹痛和阳性体征的部位:明确病变性质后,结合解剖知识,根据腹痛和腹部体征始发或最明显部位,常能确定病变脏器,如右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者常为急性阑尾炎,始于上腹正中且以上腹最明显的全腹腹膜炎,通常提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等。

 某些疾病的特殊表现:某些脏器病变有其特殊性,根据其特征就可以判断病变脏器。如右上腹痛伴有寒战、高热、黄疸者,往往提示胆道梗阻、感染;急性阑尾炎多有典型的转移性腹痛病史;上腹痛伴血、尿淀粉酶明显增高,见于急性胰腺炎;女性患者有停经史,须考虑到输卵管妊娠破裂等。有些疾病好发于特定人群,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有时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好发于青壮年男性,肠套叠易发于小儿,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老年男性等。

  综上所述,正确诊断急腹症需要了解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掌握腹痛机制和各型疾病所致腹痛的特点,通过全面而有重点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得到充分的临床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临床分析,这样多数疾病可以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但有时诊断仍不清楚,则需要密切观察,甚至在开腹探查后才能得以确诊。

对急腹症患者快速作出诊断当然是理想的,但不能做到时,医生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对暂无明确手术指征者采取密切观察。观察期间应嘱患者暂禁食水,有腹膜刺激征或腹胀者应放置胃肠减压;要把握其症状演变,监察全身情况,纠正代谢紊乱,反复检查腹部体征,完善或重复进行必要检查;可进行补液、应用抗生素等,也可应用6542等解痉挛药物。切忌在病情尚未明确时令患者离院,也不可使用吗啡、度冷丁等镇痛药,同时禁用泻剂和灌肠。

  经过观察和非手术治疗,如果病情未见改善或反而加重,全身情况恶化,出现休克、腹膜刺激征或腹膜刺激征范围逐渐扩大者,往往需要果断进行手术探查,不可过于保守,贻误治疗时机。(冀慎泉  赵东晖)(选自《社区医生常见病防治手册》)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新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