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防治
睡眠养生-睡眠的时间
日期:2018-04-13 阅读:2336次 作者:王文新 陈玉洁 来源:

睡眠时间的长短也与寿命有关。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过短的睡眠(成人每天少于5小时)与过长(成人每天10小时以上)的睡眠似乎都能影响人的寿命。那么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到底睡多长时间才符合生理要求呢?一般来说,新生儿除了吃奶和换尿布以外,其余时间都在睡觉,每天约睡18~22小时;1~2岁的儿童每天睡13~14小时;2~4岁的儿童每天睡12小时;4~7岁的儿童每天睡11小时;7~15岁的儿童每天睡9~10小时;15~20岁的青少年每天睡8~9小时;成年人每天睡8小时左右;老年人约睡5~6小时。女性比男性的睡眠时间相对要多一些。最新研究发现,睡眠的最佳长度应该是每晚10个小时。有人根据我国现有生活条件,提出中、小学生(6~18岁)一昼夜睡眠一般不应该超过8小时;19~55岁的青壮年一般不应超过7小时睡眠;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应6小时左右。统计结果表明,充分而令人满意的睡眠大致需要6~10小时,因此取折衷的数字,把理想的睡眠时间定为8小时,这也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一天要睡8小时的由来。当然,上述睡眠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时间,个人睡眠多少,还应根据自己的体质、营养状态、生活条件、环境,以及脑力与体力、劳动强度等综合因素来考虑。

中医认为,人的正常睡眠和觉醒是阴阳转化的结果,阳气由动转静时即为进入睡眠状态,反之,阳气由静转动时即为清醒状态。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载·不寐论治》中说:“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灵素·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可见人的正常睡眠机制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消长交替转化,保持相对阴阳平衡的结果,机体只要能维持这种正常的转化功能,就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和觉醒。中医对什么时候睡眠很讲究,非常重视“子时”和“午时”的“子午觉”。中医用子午以分昼夜,“子时”(23点至次日1点)是夜半,“午时”(11点至1点)是中午。而每日十二时辰的阴阳变化规律是,子时为阴盛之时,阴极生阳,是一阳初生的半夜;午时为阳盛之时,阳极生阴,是一阴初生的中午。《华佗中藏经》说:“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更始更末,无有休息。”《针灸大成》说:“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日中为午时,阳气最盛,以后转阴,故午时一刻为阴之始;夜半为子时,阴至极,以后转阳,故子时一刻为阳之始。从子时到午时,这六个时辰内,由暗转明,从冷转热,表示了阳气生长阴气衰退的过程;由日中午时到夜半子时则相反,由热渐冷。从明到暗,表示了阳气衰退而阴气渐盛的过程。所以“子午”含有“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即阴阳消长转化之意,并代表着阴阳的起始点与分界线。根据中医睡眠的理论,养生就要“子时”睡眠,“午时”休息。子时睡眠就是晚上子时(23点到凌晨1点)要进入熟睡。白天在午时(11点到13点)午休(可以小睡、静卧、静坐30~60分钟),这样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夜半子时为阴阳大合,水火交融之际,所以此时熟睡,效果最好。这就要求人们睡眠最晚也要在夜半11点(23点)前睡觉,再忙也不要占用这个睡眠的黄金时间。午时为日中,阳气盛(阳生阴尽),此时称为“合阳”,这时休息或睡一会,可以养阳。所以顺应自然规律子时睡眠,午时休息,对身体有益,有利于养生。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对身体是有害无益。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每天午睡30分钟,可使冠心病发病率减少30%。但不要午餐后立刻睡觉,一般需要餐后休息20分钟左右,而且不易时间过长,30-60分钟即可。起床后可以做5-10分钟心前区、胸部按摩,然后喝一杯白开水。另外根据中医理论认为,丑时(凌晨1-3点,肝经当令)进入熟睡状态养肝;寅时(凌晨3-5点,肺经当令)深睡养肺。

中医不但强调子时、午时睡眠和休息对于养生的重要作用,还提出顺应四季昼夜长短的睡眠养生理论和方法。春、夏季养生“夜卧早起”,就是要晚一点睡眠,早一点起床。春、夏二季都是晚睡早起,区别在于夏天睡得比春天还要晚一些,早晨起得还要早一些。夏天还要注意小睡。夏天昼长夜短,中午小睡一觉,十分必要,特别是老年人。小睡对于老年人不一定只是在中午,什么时候困了就睡一小觉,缓解疲劳,调节精神很有必要。秋季养生“早卧早起”,就是要早一点睡眠,早一点起床;冬季养生“早卧晚起”,就是要早一点睡眠,迟一点起床。这里的早晚,早到几点,晚到几点,根据个人的习惯和身体素质来定。但是成人最晚不得晚于晚上11点,睡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5~6小时。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3点是人体细胞生长最快,也是人类生长荷尔蒙分泌的时间,错过了这段睡眠的黄金时段,就会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选自《中医养生实务手册》)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馥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