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防治
形神合一,调节情志“形神共养”的养生原则
日期:2018-01-27 阅读:1570次 作者:王文新 陈玉洁 来源:

中医学术体系采用的是整体的、辩证的,在运动中考察事物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整体观不仅认为人与自然,与社会环境是协调统一的,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的精神情志状态与人的生理、病理状态同样是相互关联的关系。中医所说精神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情感活动,又称为“七情”。从而提出了“形神合一”,“七情致病”的理论。中医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每一种情志活动都与内脏相关联。《灵枢·本神篇》指出:“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灵枢·本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九针论篇》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精神意志活动,是五脏精气活动的体现,同时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脏腑的活动,正如《黄帝内经·灵枢·本藏》中说:“意志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御”“收”“适”“和”,都有主动的含义,所以,充分发挥人的意志作用,重视精神的调养,是养生的重要原则。精神调养一是养意志,二是调情志。调养意志是为了增强脏腑气血的活动能力,调和情志在于排除干扰脏腑气血活动的精神因素。

不正常的精神刺激和不良的情志持续时间过长,均可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紊乱,经脉不畅而发生疾病,或导致早衰,或使正气内伤,抗病能力降低而致外邪诱发疾病。情志所伤主要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所谓“百病皆生于气”,即是言气机紊乱后可导致多种病变。《灵枢·口问篇》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邪客篇》说:“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因此,中医在“形神合一”理论的指导下非常重视保养精神,提出了调节情志“形神共养”的原则。

中医认为“形”与“神”二者是辩证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神为生命的主宰。因此,“形神共养”就是中医养生学一条重要养生原则。养生学提出了“形神共养”的理论,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也要重视心理和精神上的保健。形即人之形体,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五官九窍、肢体以及筋、脉、肉、皮、骨等,其中主要是精与气这两个方面。神即以精神、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二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使身体和精神都能够平衡统一和谐。在“形神共养”的具体运用上《灵枢·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东医宝鉴》说:“欲治其疾,先治其心”。这里强调了两个方面,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前者是指从保护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使心理和形体都达到健康;后者是指通过形体锻炼,饮食调节,起居调摄等方面,使形体与精神协调发展。

传统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精神的调养。它要求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不追求名利,不妄发喜、怒,也不要有贪欲和妄想,尽量能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情志得调,气机得畅。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愉快的情绪,“形与神俱”病从何来。中医认为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在静神养生方面《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元·罗天益《卫生宝鉴》强调:“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南朝·陶弘景《养生延命录·教诚篇》则指出:“静者寿,躁者亡。”明·高濂《遵生八笺》亦强调:“心静可以固元气,万病不生,百岁可活。”对动以养形的论述如,《吕氏春秋·达郁》指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宋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

中医还认为“形神共养”以养神为先,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调节。《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天年》指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艺文类聚·养生》指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孙思邈“养生十要”为“养性之都契”,“十要”即“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这里把“啬神”放在首位。因此,中医养生学以养神为第一要务。

修身养性是养生中最重要的一环。老子养生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少私寡欲”。孔子注重人格精神修养和伦理道德的规范,倡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注重用仁、义、礼、智、信、孝、悌的道德规范来加强人性修养,最终实现“仁者寿”“智者寿”的养生目标。可见“养神”首当是“养性”。“养性”主要指理想、情操及性情的修养。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性格,树立崇高的远大志向,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呻吟语》明确指出:“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千金方》也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感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径也。”养性养生其一是修养道德,修养道德与脏腑阴阳的协调具有内在的联系,存仁厚以修德,德高寿方长。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古人所言之“德”是一个大的哲学范畴,仁、义、礼、智、信无不寓含其中,其积极含义则是通过丰富知识、增加智慧、改善个性、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以适应社会。它要求人们在个人生活学习以及社会交往中,加强修养,“谦和辞让,敬人持己”(《寿世保元》),从善如流,宽宏大度,从而促进心神安泰,气血畅顺。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指出:“仁者寿”,又说:“仁者爱人”,明确肯定宽以待人的美德与长寿的关系。《遵生八笺》中“清修妙论笺”尽陈,道德失修之表现,认为境遇好的人,则以智轻人,以富骄人,以贵轻人,以功自矜,以德自显,以力胜人,乘权纵横;境遇差时又以贱讪负,馋人求媚,诽议明贤,阴阳嫉妒,毁訾高人,憎人胜己等,如此不良德性,必致心神不宁,十二官失调,难以寿域。《中庸》谈到的:“大德必得其寿”的认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积极的养生意义。养性养生其二是自强立志,古人认为君子应“自强不息”,否则“人心一懒,则百骸俱怠”(《笔畴》)。《遵生八笺》指出:“人生世间,要见识高远,见识高远则不为浅近眩惑。”《养生须知》更强调“常使有正当之事可作,(如读书工作等)禅心思无邪僻之念。”养生的目的意在防病延年,为社会多做贡献。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实为养生之大戒。志立而自强不息,可使人生趣味盎然而有益于健康。养生尚需自强,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应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作一些力所能及,自己喜爱的事情。只是不可强求,不可庞杂过于劳神伤体。《老老恒言》指出:“至于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惟专则虽用不劳,志安神凝故也。”“养性”赋予了“养神”的积极内涵,使“养神”具有积极的养生意义。

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三宝。精不可缺,缺则形失所养,没有动力;气不可少,少则行动无根,动则气喘;神不可失,失则健忘痴呆,没有生机。若能寡欲以养其精,寡言以养其气,寡思以养其神,此乃养生之道也。古人提出八不治。室家乖戾(li),处事不和,动成荆棘,一也;恣纵淫,不自珍重,二也;忧思想慕,得失萦(ying)怀,三也;今日预愁明日,一年营计百年,四也;烦躁暴戾,不自宽慰,五也;窘(jiong)若拘囚,无潇洒志,六也;怨天尤人,广生懊恼,七也;以死为苦,难割难舍,八也。古人提出的所谓“八不治”,是指八种损身损寿的不良因素,主要是不利于养神的,不良心理因素。其一是家庭不和睦,处事不和谐;其二是恣情纵欲,不知自珍;其三是忧虑重重,患得患失;其四心里想不开,今天预愁明天事;其五是性格暴躁,不能自我宽慰;其六是不懂得潇洒,活得像被拘禁的囚徒;其七是怨天尤人,生出许多懊恼;其八是贪生怕死,什么都难以割舍。这八不治不仅指出,不利于养神的因素,也说明不治皆由损而招致。所以说养生重在不损,不损即为养。(选自《中医养生实务手册》)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馥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