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准养生
运动养生法(二)适宜运动选择(《中医养生实务手册》连载19)
日期:2017-12-25 阅读:3304次 作者:王文新 陈玉洁 来源:

3、运动环境与地点

运动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锻炼效果。空气不良会加重体内污染而致病;视角上的环境不良影响人的运动情绪;噪音使人心烦意乱。所以运动时要选择空气清新、含负离子多,空气流通好的环境,如河边、湖边、和林间、田野等斜阳下。早晨运动要避开雾天,雾天废气不宜消散,雾天除了会使空气中笨、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还含有较多微生物,人体若大量吸入会影响健康。走路的运动场所,要平路和有一定坡度的路相交替,道路要平坦,安全。

4、运动注意事项

①运动前要做全面体检,并根据身体情况医师的建议参加合适的运动,以确保运动安全。②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运动时身上要带好有本人基本情况的卡片(如姓名、年龄、家庭地址、工作单位、有关人员的联系电话)和保健盒(急救盒)。而且要有人陪伴运动或几个人结伴运动。③运动时鞋大小要合适,前部宽松、柔软、有弹力、透气。衣服要宽松、透气和吸汗。④坚持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要循序渐进,从轻运动开始,逐渐加大运动量,但绝不能勉强,运动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相对固定,切忌运动量忽大忽小,时间没有规律。⑤走路运动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身体重心均匀移动,整个脚掌均匀受力。昂首挺胸,迈大步,摆动双臂。一般快走的步幅为身高的1/3,大步疾行的步幅稍小于身高的一半(但是包餐后半个小时以内宜慢步行走)。配合呼吸边走边做大幅度的腹式深呼吸。⑥有中等以上程度骨质疏松的病人禁忌跳绳运动,因其易在突然冲击或意外中发生骨折。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进行过度用力以及憋气的运动项目。⑦运动时如出现心脏不适、气喘、气短、头晕、头痛、腹痛、恶心、出虚汗、心率超过120/分,等异常感觉,要立刻停止运动。如有运动后口渴喝水后仍不止、运动后食量骤增且持续时间较长或运动后长时间不想吃饭而且厌食、运动后乏力持续数日不能恢复、运动后出现血尿等异常现象应该到医院检查。⑧运动时不要忘记适时补水,补水的温度以8-14度为宜,尽量不要饮冷水。在运动前10-15分钟适当补水,每次以150-200毫升为宜;运动中老年人要少量多次饮水,每隔20-30分钟1次,每次150-200毫升;运动后不要大量饮水。⑨运动前做足准备工作,运动后做好整理。一个科学完整的锻炼程序应包括三个部分:准备活动阶段;锻炼活动阶段;整理活动阶段。准备活动一般5-10分钟;天气冷时可长一些,10-20分钟;天气热时可短一些,3-5分钟。如果活动方式只是散步,可以不做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有慢跑、走步、牵拉等。运动后整理活动大致有四种:一是1-2分钟的缓步慢跑或步行;二是下肢柔软体操和全身的伸展体操;三是下肢肌肉群的按摩或自我抖动肌肉的放松动作;四是呼吸练习(腹式呼吸)。还有空腹不做高强度运动;饭后避免剧烈运动。

5、不同季节的运动


对运动养生中医还讲究“顺时养生”,强调适应四季生(春天)、长(夏天)、收(秋天)、藏(冬天)的自然规律,适当起居运动。四季养生的总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①春季自然界和人体都是阳气刚刚生发,而阳主动、主运动,通过锻炼,可使体内的阳气慢慢抒发出来,以发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增进健康的养生目的。春季适量运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改善机体新陈代谢,调和气血,增强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思维能力,并使下肢力量增强,筋骨更加灵活。春天要养“生”,早起到室外散步“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春季适宜做一些节奏和缓的运动,披头散发,穿宽松衣服,放松精神,舒展身体,多到外面去郊游,多晒太阳。可根据人体自身情况和喜好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散步踏青、慢跑、长跑、自行车、跳绳、爬山、球类、放风筝等,将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强健身体。如清·石成金指出:“三春月乃万物发生之时,频宜步行,以和四肢,不可郁郁久坐也。”②夏天要养“长”,多到户外活动或郊游,但是避免出汗过多。适宜运动有气功、游泳、太极拳、散步、中慢速度的跑步、钩鱼、非对抗性球类等。夏天运动谨防中暑。③秋天要养“收”,俗话说“秋天常登高,年迈不弯腰”。秋季是全民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最后季节。到郊外高处做深呼吸。适宜运动有球类、登山、步行、长跑、武术等。④冬天要养“藏”,不做剧烈运动,要少出汗,不要无谓地损耗阳气。但也不能不运动,俗语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夏练三伏,东练三九。”所以冬季也要适度运动,冬天宜雪后天晴去踏雪,出行以下午14~15点最好。晨练不宜过早,在太阳升起后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适宜运动有散步、健身走、长跑、滑雪、太极拳、跳舞等。但不宜运动过度,不宜在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防止冻伤,避免阳气、阴精的损耗,以符合养“藏”的养生要求。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