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准养生
中医健康的生活方式(下)
日期:2023-08-30 阅读:2260次 作者:王文新 主任中医师 来源:

(三)形神合一“形神共养”的心身整体观

中医学术体系采用的是整体的、辩证的,在运动中考察事物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整体观不仅认为人与自然,与社会环境是协调统一的,人体各组织器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而且认为人的精神情志状态与人的生理、病理状态同样是相互关联的关系。中医所说精神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情感活动,又称为“七情”。从而提出了“形神合一”,“七情致病”的理论。中医认为形神一体不可分割,南朝梁代范缜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类经·针刺类》指出:“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无神则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生。”明代张景岳在《治形论》中引述了老子的观点:“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使吾无身,吾有何患?”“吾所以有大乐者,为吾有形;使吾无形,吾有何乐?”指出,人之所以存在,首先是靠“形”,如果没有“形”这个物质基础,人也就不复存在,所以他强调说“无形则无吾矣,是非人之首务哉!”张景岳反复强调的就是,形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神是依附于形的,形神不可分离。高在《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中指出“人之所生,神依于形形依于气。气存则荣,气死则灭。气相须,全在摄养。设使形无所依神无所主,致谢为命尽岂知命者哉。”可见,形体离不开精神而存在,精神也离不开形体而存在。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是医学的重要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经认识到,人之生成,既要“五脏已成”,又要“魂魄毕具”,即形神皆备,“乃成为人”。 而人之老死,也是因为“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即形神俱败,两相分离,以致“形骸独居而终矣”。《灵枢·天年篇》)在人的一生中,形与神始终互相依存,一刻也不能分离。 形是神的物质基础,神是形的机能和作用,所谓“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活。”(《类经》)因此《心潮录》说:“脑力与肢体相间而用,实为养生之无上妙法”

中医认为人的形体与精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每一种情志活动都与内脏相关联。《灵枢·本神篇》指出:“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灵枢·本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灵枢·九针论篇》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精神意志活动,是五脏精气活动的体现,同时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脏腑的活动,正如《黄帝内经·灵枢·本藏》中说:“意志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御”“收”“适”“和”,都有主动的含义,所以,培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发挥人的意志作用,重视精神的调养,是养生的重要原则。精神调养一是调养意志,二是调情志。调养意志是为了增强脏腑气血的活动能力,调和情志在于排除干扰脏腑气血活动的精神因素。不正常的精神刺激和不良的情志持续时间过长,均可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紊乱,经脉不畅而发生疾病,或导致早衰,或使正气内伤,抗病能力降低而致外邪诱发疾病。情志所伤主要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所谓“百病皆生于气”,即是说气机紊乱后可导致多种病变。《灵枢·口问篇》指出:“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邪客篇》说:“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因此,中医在“形神合一”理论的指导下非常重视保养精神,提出了调节情志“形神共养”的原则。中医认为“形”与“神”二者是辩证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神为生命的主宰。养生学提出了“形神共养”的理论,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也要重视心理和精神上的保健,培养有利于形神共养的生活方式。形即指人之形体,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五官九窍、肢体以及筋、脉、肉、皮、骨等神即以精神、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二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得形体健壮,精力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使身体和精神都能够平衡统一和谐。在“形神共养”的具体运用上《灵枢·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东医宝鉴》说:“欲治其疾,先治其心”。这里强调培养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了两个方面,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前者是指在保护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使心理和形体都达到健康;后者是指通过形体锻炼,饮食调节,起居调摄等方面,使形体与精神协调发展。

传统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精神的调养。它要求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不追求名利,也不要有贪欲和妄想,尽量能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情志得调,气机得畅。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愉快的情绪,“形与神俱”病从何来。《淮南子》说:“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韩非子·解老》说:“圣人爱精神而贵处静,爱宝其神则精盛”,《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养生之道贵在“静”,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善摄生者,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阻,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勤内固,不劳神,不劳形,形神既安,病患何由而致也。”中医认为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在静神养生方面《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元·罗天益《卫生宝鉴》强调:“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南朝·陶弘景《养生延命录·教诚篇》则指出:“静者寿,躁者亡。”明·高濂《遵生八笺》亦强调:“心静可以固元气,万病不生,百岁可活。”对动以养形的论述如,《吕氏春秋·达郁》指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宋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强调:“惟以血气流通为贵。”

中医还认为“形神共养”以养神为先,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调节。《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灵枢·天年》指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艺文类聚·养生》指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遵生八笺》载:“《养生》: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这里把“啬神”放在首位。因此,中医养生学以养神为第一要务。修身养性是养生中最重要的一环。老子养生思想的核心是“道法自然”“返璞归真”“清静无为”“少私寡欲”。孔子注重人格精神修养和伦理道德的规范,倡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注重用仁、义、礼、智、信、孝、悌的道德规范来加强人性修养,最终实现“仁者寿”“智者寿”的养生目标。可见“养神”首当是“养性”。“养性”主要指理想、情操及性情的修养。通过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性格,树立崇高的远大志向,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呻吟语》明确指出:“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千金方》也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径也。”养性养生其一是修养道德,修养道德与脏腑阴阳的协调具有内在的联系,存仁厚以修德,德高寿方长。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古人所言之“德”是一个大的哲学范畴,仁、义、礼、智、信无不寓含其中,其积极含义则是通过丰富知识、增加智慧、改善个性、树立高尚的人生观以适应社会。它要求人们在个人生活学习以及社会交往中,加强修养,“谦和辞让,敬人持己”(《寿世保元》),从善如流,宽宏大度,从而促进心神安泰,气血畅顺。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仁者寿”,又说:“仁者爱人”,明确肯定宽以待人的美德与长寿的关系。《中庸》谈到的:“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的认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积极的养生意义。养性养生其二是自强立志,古人认为君子应“自强不息”,《遵生八笺》指出:“人生世间,要见识高远,见识高远则不为浅近眩惑。”养生的目的意在防病延年,为社会多做贡献。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实为养生之大忌。志立而自强不息,可使人生趣味盎然而有益于健康。养生尚需自强,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应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做一些力所能及,自己喜爱的事情。只是不可强求,不可庞杂过于劳神伤体。“养性”赋予了“养神”的积极内涵,使“养神”具有积极的养生意义。中医认为精气神乃人身三宝。精不可缺,缺则形失所养,没有动力;气不可少,少则行动无根,动则气喘;神不可失,失则健忘痴呆,没有生机。若能寡欲以养其精,寡言以养其气,寡思以养其神,此乃养生之道也。古人提出的所谓“八不治”,是指八种伤身损寿的不良生活方式因素,主要是不利于养神的,不良心理因素。其一是家庭不和睦,处事不和谐;其二是恣情纵欲,不知自珍;其三是忧虑重重,患得患失;其四心里想不开,今天愁明天事;其五是性格暴躁,不能自我宽慰;其六是不懂得潇洒,活得像被拘禁的囚徒;其七是怨天尤人,生出许多懊恼;其八是贪生怕死,什么都难以割舍。这八不治不仅指出,不利于养神的因素,也说明不治皆由损伤而招致。所以说养生重在不损,不损即为养,要培养“不损”的健康生活方式。

(四)“脏象学说”“经络学说”,人体的有机整体观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的学说。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藏象就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的生理构成和生理功能,以及它们在运动变化中显露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医原》说:“人身之所守,莫重于五脏。”中医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联系形体官窍,而组成的一个“五脏系统的有机整体。《素问·六节藏象论篇》记载“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士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藏象”它涉及五脏、六腑、血气、阴阳、五行、神魄、经络等,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藏象”的完整系统,是与“经络学说”经络体系共同形成的。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你。“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是纵行的干线,多循行于深部,“络” 有网络的意思,是经的分支,其分布部位较浅,如罗网维络,无处不至。《灵枢·经脉》中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 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脉度》中记载:“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与络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休。由于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官窍、筋肉、皮毛、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主要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等。其中,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 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正经”。《灵枢·经脉篇》说: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与胃、肾有联系;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与胃有联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与心、大肠、小肠有联系;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与心、肺、肠有联系;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与肺、胃有联系;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与胃有联系;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与心、脑有联系;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与肝、肺、心有联系;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与心有联系;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此外还有络脉,络脉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联系脏腑,沟通内外上下;通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等,虽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内外上下保持统一协调,主要是依靠经络的联系。所以《灵枢·海论篇》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同时,它又是血气循环运行的通路。人体内外的组织器官,均需气血的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血气所以能够通达全身发挥作用,必须通过经络的传注。所以《灵枢·本脏篇》说:“經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又说:“血和則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中医学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营运于全身;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脏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新陈代谢旺盛。《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倾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就是说养生保健必须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使脏腑功能安和,才能健康长寿。经络还可以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经络行气血而营阴阳。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蜜布周身,在内调五脏,和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而蜜布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外邪侵犯人体,如果经气失常,不能发揮卫外作用,病邪便可通过经络逐渐传入脏腑。故《素问·皮部论》說:“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

中医脏象学说认为具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沟通联络脏腑、形体、官窍的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在论述五脏六腑中心协调作用时,《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三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中说:“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岐伯对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这其中明确了四点:其一“十二脏之相使”,即各脏的功能;其二“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其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其四“以此养生则寿”。就是说十二官各自有自己的功能,而心是全身的主宰,但是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在结构、功能、生理、病理等各个方面都是互相协调、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生理上,各个部分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活动,维持生命的健康。脏腑间的协调,即是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实现的。脏腑有生有制,则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相反,如果脏腑平衡协调失常,就必然会发生疾病。因此,培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脏腑, 维护脏腑之间的平衡协调,就是保护生命的根本,也是延年益寿的根本,调养脏腑是一个重要的养生原则。脏腑调养:一是增强各脏腑功能;二是强化各脏腑间的协调作用;三是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此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之一,贯彻在各种养生方法,健康生活方式之中。

中医学认为“心”在五脏六腑中占有主导地位,《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之说,《类经·疾病类·灵枢·邪客第七十一》中怒伤于心则肝应,思伤于心则脾应,忧伤于心则肺应,恐伤于心则肾应,喜伤于心则心应“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客也,客之则伤心,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所以特别重视对心的养护,中医养生也不可忽视心对全身的主宰作用。

中医养生学还认为调养脏腑,要重视脾、肾两脏的调养,健脾,益肾。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类证治裁》说:“饮食,人所以卫生,而脾胃,实生之本也。”故人体脏腑器官、形体官窍、营卫经络,无不仰仗于脾胃,而脾胃的强弱关系到人体正气的盛衰、寿命的长短。脾胃健旺,水谷精微化源充足,气血充足,脏腑功能强盛,形健神旺;脾胃虚弱,水谷精微化源不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常,形弱神衰。此外,脾胃又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协调,气机条畅,能够促进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现代研究认为,脾胃功能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密切关系,脾胃是生命之本、健康之本。金·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明确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景岳全书》指出:“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斫削者,夭者更夭。”所以调养脾胃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保证。中医学认为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基,肾主封藏,是阴精、元气的生发之地。肾藏先天之精,主骨,生髓,主生长、生殖和发育,为人体生命之本源,被称为人的“先天之本”。肾之精气不仅是繁衍人类的生命之源,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基本物质。肾中精气的功能可概括为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阴、肾阳是一身阴阳的根本,肾阴、肾阳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及衰老的进程。肾的精气充足,精足则神旺,身体健康,生命力强盛,寿命延长;肾的精气衰少,精疲则神惫 ,体弱多病,生命力衰弱,寿命缩短。故有“人之有肾,如树之有根”之说。现代研究认为,肾与性腺、免疫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甲状腺、肾上腺素皮质、下视丘等,都有密切关系,当肾的精气虚损时,这些功能就会发生紊乱,继而可导致各种病理变化和早衰。明·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说:“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明张介宾《类经》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所以重视养肾益精是养生原则的具体体现。补益精气是补肾强身的关键,增强运化是健脾养胃的关键。这二者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即所谓“先天养后天”“后天补先天”。

总之培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心、脾、肾功能,更要注意维护脏腑、经络功能,保持机体的协调统一整体。

(五)“治未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预防思想

成语“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出自《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新。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徒其薪,不者且有火息。主人默然不应。傀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熄。于是杀牛咒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无)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无)恩泽,憔(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悟)而请之。”

不注意防患于未然,必有后患,对于身体健康也是这个道理。现代预防医学提出了“三级预防”的理论,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三级预防是医疗保健的主要内容,也是养生要重视的理论。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初级预防,通过改变人们的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在临床前期和临床期,对人体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早期治愈或阻止或减慢病情发展的目的;三级预防,就是在明确诊断对疾病的治疗过程中,防止病残、恢复和改善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康复的目的。可以认为这一思想是促进“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的思想理论基础。

而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医就提出“治未病”的“三级预防”思想。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这段论述对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阐述的生动、形象、准确而精辟。认为疾病已经发生了才去治疗,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打仗了才去铸造兵器一样,为时已晚了。《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后世各代医家继承发扬了“治未病”的思想,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强调指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宋元名医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专门写了一篇《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医论,明确提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养生四要》中载:“吾闻上工治来病,中工治将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者十痊八九,治将病者十痊二三,治已病者十不救一。”《老老恒言》进一步提出:“寓谓以方药治未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不难看出我们的祖先提出的治未病的主要含义,就是未病先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患于未然。这正是现代预防医学提出的“三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思想。

中医治未病,重视防患于未然,但是一旦疾病已经发生,则要早治疗。《鵒冠子·卷下世贤第十六》记载: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日桓公几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扁鹊认为“最善为医”者乃是“治未病”。《素问·八正神明论》中强调:“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高明的医家,既善于未病先防,又善于早期诊治,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高明的医家,则坐失良机,待疾病“已成”发展到严重阶段,甚至到“已败”阶段,到病邪损害脏腑的危重时,才治疗当然后果不佳。清代名医徐灵胎指出:“若夫预防之道,惟上工能虑在病前,不使其势已横而莫救。”明代名医绮石在《理虚元鉴》中指出:“若待其已成而后治之,病虽愈也是不禁风浪、不耐劳苦之人矣;善治者,必于其未成之前。”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指出:“善服药者,不若善保养;不善保养,不若善服药。世有不善保养,又不能服药,仓卒病生,而归咎于神天呼!《养生四要》中明确提出“不知保身”、“病不早治”为一失,“善养生者,当知五失: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择医,三失也;喜峻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医,五失也。”我国历代医家的这些理论和实践,充分地体现了现代预防医学“二级预防”的思想。

中医“治未病”思想还强调,在疾病已经发生,不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且在治疗中要注意病机病势,预防疾病转变。在《难经·七十七难》就指出:“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灵枢·病传第四十二》说:“病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病先发干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病发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病先发于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中医治疗在预防疾病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伤寒论》和《温病》治疗上,体现得尤为突出。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提出:疾病六经的转变、合病和并病的理论,归纳出疾病转变的规律。如“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害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等等。祖国医学在温病治疗中提出的: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生理失常而反映的临床症候的病机理论,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并根据其病变反映来概括证候类型,作为治疗温病,防治病情转化的辨证施治的依据。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强调:“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膀胱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这些都体现出“三级预防”的思想。

在中医“治未病”理论中,更重视的是“一级预防”即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清代名医陈儒根说:“防其已然,防之未必能止,不如防其未然,使不能传之为得也。”病后,再去防其转变,即使能防止,那也费力,哪有事先预防省事呢?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指出:“谆谆然以养生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病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太上老君养生诀》中说:“当施医于未病之前,不追于既败之后。”《事林广记·防患补益》中也说:“安居虑危,防未萌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寿亲养老新书·保养》篇中强调:“须在闲日安不忘危”,“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书中引用了康节先生的防病诗:“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虽然古老,但是体现出现代预防医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更为医学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严格来讲,应该说是现代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思”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思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必将促进“健康医学”的发展,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中医不但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而且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治未病”保健养生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提出了治未病保健养生总的原则:“法于阴阳,和於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同时还强调“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心神原则:“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俱,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檏。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俱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还提出了“女子七岁”、“男子八岁”的发育周期,根据男女不同年龄保健养生的理论。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季保健养生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至今还有效的指导人们的保健养生实践。

中医“治未病”,所采取具体措施方法的精髓是“扶正祛邪,扶正为主”。“扶正”就是扶助正气,即人体内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能力,包括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抵御疾病的能力和自我康复的能力。“祛邪”就是驱除邪气,即各种致病因素。内养正气,外防邪气。“内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任何一种养生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养正气。保养正气就是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人体正气得到保养,精和神自然得到充养,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也得到保障,即“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中医学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一方面正气强盛邪气就不容易侵犯人体,人就不容易得病;另一方面如果人患了疾病,正气增长,疾病就向好的方面发展促进康复。邪气增长,疾病就向坏的方面发展,使病情恶化。正邪之间的消长与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与转归。因此,扶正祛邪是中医学临床的重要治疗原则,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原则。《素问·遗篇刺法论》指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强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些论述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了中医的正虚发病观。就是说,正气是人体发病的内在原因。正气充沛,虽有外邪侵犯,也能抵抗,而使机体免于生病,患病后亦能较快地康复。中医学一方面强调正气在防病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指出邪气侵袭是人体发病的重要条件。主张主动采取一些措施,“避其毒气”“避虚邪以安其正”,以免引发疾病。中医养生学对待“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重视护养正气,强调扶正祛邪,以扶正为主。中医养生学所指的“正气”,就是维护人体健康的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它包括了人体卫外功能、免疫功能、调节功能以及各种代偿功能等。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历代中医养生家,都非常重视精、气、神,称其为人生之“三宝”。《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生命个体的最基本物质,它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并调节人体的代谢和各种生理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人体内的气不断地进行着升降出入的运动,推动和调控着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灵枢·本神》说:“生之来为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又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意识是说,男女两精相搏、结合产生了生命,神也随之产生,神形成之后,又必须依赖于后天水谷精气的补养。神寓于形体之中,离开形体组织“神”也将不复存在。《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战国·荀况《荀子·天论》说:“形具而神生。”同时,人体的脏腑组织、气血津液等功能活动的正常运行,又必然受到神的主宰和调控。正常情况下,脏腑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是在神的统摄下有序进行的。总之精、气、神,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神由精所化生,在神形成后,又需要精对滋养。精能生神,精足则形健,形健则神旺;气能生神,神能御气,气盛则神旺,气衰则神病,气绝则神亡。精、气、神既是生命组成的基本物质,又是生命活力的保证。所以,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对三者的调养,明确了养精、益气、调神的养生保健原则从人体生理功能特点来看,保养精、气、神的根本,在于调养脏腑。正气充盛,可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更好地适应外在变化,故保养正气是养生、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根本任务。

中医“治未病”还有一项重要措施,就是“疾病预测”。根据“五运六气”理论,针对每年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疾病预测”。“五运六气”指木、火、土、金、水五个阶段;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规律,来推断每年气候变化,预测疾病,导致人类疾病的因素有两大类,即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各种自然果因素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既是自然界万物生化之源,又是百病变生之因。《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通过对每年气候变化的推断,“大运太过不及”来判断预测疾病,从而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说:“岁木大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岁木不及,燥乃大行,生气失应,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民病中清,肤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暗,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上应镇星。甚则肌内瘘,足痿不收,行善瘛,脚下痛,饮发中满食减,四肢不举。”“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筋骨繇复,肌肉瞤酸,善怒。”;“岁金大过,操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肃杀而甚,则体重烦冤,胸痛引背,两胁满且痛引少腹。上应太白星。 甚则喘咳逆气,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䯒足皆病。”“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庶物以茂,燥烁以行,上应荧惑星。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寒气早至,上应辰星。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岁水不及,湿乃大行,长气反用,其化乃速,暑雨数至,上应镇星。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腰股痛发,腘腨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甚则跗肿。”

(六)“不妄作劳”劳逸适度的“动静观”

《内经》提出“不妄作劳”,主张“形劳而不倦”的真正含义是: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并改造自然的必要活动。安逸则是恢复或增强机体生理机能的休息过程形体过劳或过逸都会损伤身心健康。这里所说的“劳”,不仅是指劳动,还包括形体锻炼运动。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这是古人对运动在生命活动中重要作用的生动表述。中医养生十分重视健身运动,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就自创“五禽戏”作健身运动,以致“年且百岁,犹有壮容。”华佗吸收了前人“导引”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等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五禽戏”,后世不断演变又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且具有民族特色,体现运动和静养原则的多种健身方法,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等,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且对某些慢性疾病的调治也有一定的作用。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新陈代谢过程,运动能锻炼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更好地促进新陈代谢,使人体的肌肉、骨骼得到锻炼,以增强体质。使生理、心理得到调节,精气流通,气血畅达,促进气机的升降,使清浊能正常出入,阴阳协调,可提高和增强抵御病邪的能力,起到祛病延年,防止早衰的作用。中医首先强调的是“劳”,不“劳”过度安逸可致病。明张宇初《正统道藏》引存山子言:“凡身体不可太逸,太逸则血气不畅,最易生疾。”所以逸不能太过。同样劳也不可太过,《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老老恒言》“散步”中说:“坐久则络脉滞,居常无所事,即于室内,时时缓步。盘旋数十匝,使筋骸活动。络脉乃得流通。习之既久,步可渐至千百,兼增足力。步主筋,步则筋舒而四肢健,懒步则筋挛,筋挛日益加懒,偶展数武,便苦气乏、难免久坐伤肉之弊。”这里的“久”字即过度之义。《千金要方·养性序》也指出:“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走,耳不极听,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懵”“不欲甚劳,不欲甚逸,不欲流汗,不欲多唾,不欲奔走车马,不欲极目远望”,避免劳作过度伤气耗血。《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中医在强调运动的同时,还强调运动适度“不妄作劳”,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劳和逸,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则。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医易》强调:“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动静结合

动与静,动静结合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人体生命活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的整体性从面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素问·六微旨大论》载:“岐伯曰:成败倚伏生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岐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曰:不生化呼?岐曰: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深刻地揭示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并指出了升降出人是宇宙万物自身变化的普遍规律。《延年九转法·全图说》说“人身,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人体的生命活动就是动静统一的和谐体。因此养生就要把“动"和”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养神,动以养形,动静结合,形神兼养,这样生命活动才能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关于动与静,《菜根谭》有一段很形象又有哲理的论述:“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言过动者如云下闪电、风前残灯,容易消失;过静者如熄灭死灰、枯萎树木,无生命力。必须动静得宜,如空中鹞鹰飞翔、水中鱼儿悠游,才体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宋朝的《保生要录》中说:“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致大疲。故水流则清,滞则浊。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生命在于运动”是准则,因为“用进废退”,运动能使人的身体各方面得到锻炼,激活各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所以运动锻炼能使人更健康长寿;“生命也在于静养”也是一个准则,静养可以使人的劳累机体得到休息和恢复,不至于使机体过度疲劳而受到伤害,保证身体各器官协调健康地发挥功能。中医认为并不是运动越多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中医养生更强调静养的作用,认为躯体和思想的高度静止才是养生的根本大法。中医认为的静,不单指身体的静止不动,还要“心静”,心静神安,静养主要强调的是心神宜静。其实动在身,静在心。动静结合,身心皆宜。心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只有神气清静,才能健康长寿。由于心神常处于易动难静的状态中,那么清静养神就显得特别重要。静养并不是指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无所用心,而是要求精神专一,摒除杂念。正常的用心神,对健脑大有益处。清·曹庭栋《老老恒言》指出:“学不用而废”,提倡不断学习,经常用脑可以防止衰老。另一方面,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状态有密切的联系,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易导致精气郁滞,气血凝结。实践证明长期坚持运动、锻炼,坚持劳逸结合,动静结合,是增强体质,维持健康长寿生活方式的秘诀。

     (七)不同年龄阶段及个体差异体质学说

 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因此,中医生活方式重视气候、地理环境与自身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坚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养生,就是适应四时变化,适应地理环境的原则。但更重要的是,坚持因人制宜个体适应性的原则。因人制宜,就是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条件和环境,来采取适合于自己的养生措施。年龄不同,生理机能亦不同。青壮年人气血充足,生机旺盛;老年人气血衰少,生机减弱。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特点,特别是妇女有经期、孕期、产期等情况,这些都决定了养生措施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个体的差异,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措施的不同,个体素质不仅有强弱之分,而且有偏寒偏热等阴盛之体或阳盛之躯,这也决定了养生措施及生活方式的不同。现代医学认为所谓体质,是人体在遗传禀赋于先天获得性的基础上,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上和心理、生理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这种特性往往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体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普遍现象。例如,有些人喝酒很多不会醉,而有些人喝一点,甚至闻到酒味就醉了。又如牛奶,现在营养学家都推荐喝牛奶,可有的人喝了牛奶就腹部不舒服,更有人腹泻。这样的人,按中医的认识是脾湿体质者不能服。“脾湿作泄者不得服(牛奶)”(《本草经疏》)。“膈中有冷痰积饮者,忌之”(《本草汇言》)。因此,了解了自己的体质特点,就可以选择符合自己身体特点的具体养生措施和生活方式。我们在讲养生时往往强调了普遍性养生原则,而忽略了个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忽略了不同个体体质差异和个体适应性和需要。这一点必须强调,切忌众人一法,天下绝没有一个适合任何人的单一养生处方。具体的养生措施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全面地看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实际应用养生原则上要充分体现因人制宜,个体适应性原则。因人施养,才能有益于机体的身心健康,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黄帝内经》提出人一生中,五脏六腑气血的盛衰、肾气盛衰、生命力、生殖力盛衰的周期。在这个周期中身体生长表现出不同特征,而且在周期节律临界期,身体处在不稳定的过度状态,此时人的有关能力和机体协调性较弱,身体易患病。关于五脏气血的盛衰生命周期,《黄帝内经》提出以“十岁”为周期。《灵枢·天年》说:“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胜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班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根据血气盛衰的规律,人四十岁时发育到鼎盛时期,五十岁肝气开始衰退,六十岁心气开始衰退;七十岁脾气开始虚弱,八十岁肺气开始衰退,九十岁肾气枯竭了,到了百岁五脏所藏的神气消失天年终结。此外《黄帝内经》还根据肾气盛衰,提出女7岁、男8岁的生命周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这里突出说明了男女不同的生命周期,提示男女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生活方式和养生方法。为适应不同阶段的人体生理变化,就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强调培养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小做起。现在一说到养生,大多数人就认为那是老年人的事,更有些人认为至少是退休以后的事。其实不然,中医历来认为养生应该从小抓起,金·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人欲抗御早衰,尽终天年,应从小入手,苟能注重摄生,可收防微杜渐之功。”张景岳更强调指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忽思慧在《饮膳正要》指出:“古人平日起于而摄养,今人待老而保生,盖无益。”“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40岁左右的中年人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男大于女。常见的死亡原因有: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而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趋于年轻化。为什么中青年人就患上了老年病,究其原因就是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饮食不合理等。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老,衰老是从中年开始,即从40岁开始。有人研究发现,人在30岁左右,各项生理功能的发育程度已到了顶点,从30岁开始,人的生理功能每年都会丧失0·8~0·9%。而人体的免疫功能从十几岁开始就会逐渐下降,身体的细胞从25岁左右开始走向衰老,到了40岁,人的精力就不如从前旺盛,皮肤也会变薄,失去弹性,肤色会变得暗淡,易患多种疾病。据统计,从30岁开始人的脑细胞就会逐渐减少,60岁以后显著减少,到了75岁时脑细胞的数量只有年轻人的60%左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延迟这些疾病的发生,必须做到预防为主。中青年时的高度消耗与健康透支,可使组织器官提前衰老,过早地发生老年病,等到六七十岁时才开始养生,已经太晚了,各脏器组织的衰老已不可逆转。所以说养生要从中青年开始。如果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角度来讲,养生就应该从小抓起,只不过我们的习惯不叫养生而叫儿童少年保健。就是从小就要培养和训练有规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据《健康报》2006523日报道:由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首次以全国范围抽样调查掌握的学龄少儿慢性病病患数据,向家长们发出了警示——每百名少年就有3人以上患代谢综合征,有7人患高血压,有64人在“代谢综合征”指标检测中至少一项异常。我国学龄儿童少年中的糖尿病患者达59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达70万人,血脂异常者达563万人,高血压患者达1790万人。根据该调查报告,我国15~17岁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7%;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3%;有19·8%相关指标检测至少两项异常,有64·1%相关指标检测至少1项异常。学龄儿童少年,糖尿病患病率为2·3%;血脂异常率为2·2%;城乡学龄儿童少年体重超重率分别为8·1%3·1%,肥胖率分别为3·4%1·3%。调查发现,在超重肥胖的少年中,不仅代谢综合征患病危险性增加,其患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和高血压的危险性,均高于正常体重少年。调查证明,儿童少年时期的营养与行为和生活方式问题所造成的健康损害,往往不可逆转。所以必须重视从儿童少年抓起,对其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引导和培养。

《黄帝内经》除了指出人体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外,还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指出:木型人,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生病。火型人,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生病。土型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金型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生病。水型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生病。“火型之人,五行属火,阴阳属性为阳气偏旺,多阳而少阴,火型人火气偏胜,火性炎上”,“因火气通于心,心主血脉、故火型人易罹患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诸如冠心病、动脉硬化、中风、脑溢血等疾病在该型人中往往存在着潜在倾向。”“木型人,五行属木,特点为‘多阳少阴’,阳气倾向偏胜,风性动摇,风气通于肝,故该型人多出现肝阴虚风动症及肝系疾患。”“故木型人多具有肝、胆及现代医学神经精神系统的潜在易感性。”“士型之人,由于阴气偏胜,易伤阳气,土型人应于脾,故易罹患脾系病。”“故土型人大多有水肿、泄泻、湿温、湿痹、淋浊带下等病的潜在易感性。”“金型人,金型人为阴阳相对和平之人,阴阳之气较为均衡少偏胜,因此对阴阳偏胜的疾病易感性软低”“金型人禀燥金之气,燥气内应于肺,燥性干涩易伤肺律‘燥胜则干’,故金型人多有肺系疾患的潜在易感性。具体为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癌、咳嗽、便秘、消渴等疾患。”“水型之人,此型人属水,属阴多阳少”,“水性阴寒,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又水气内应于肾,故水型人多具有阳虚阴寒疾患及肾系病(诸如水肿、腰痛、关格、淋病,寒痛、厥证,不孕症、寒痹等疾)的潜在易感性。”体质不同的个体生活方式应有所不同。

中医特别重视体质调理在防治疾病,保健养生中的作用,特别是近代,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院士的带领下,经过近40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并证实了中国人的9种体质类型(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也就是说从体质角度中国人可以分为9类人群。同时开发《中医体质量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形成了健康状态评价中医方法,用以指导预防保健和医疗实践。2009年中医体质辨识,被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成为首次进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中医体检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中医体质分类不仅为防病治病个体化提供了依据,也为个体保健养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帮助。


作者介绍

王文新:1969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原《中国健康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主办)总编,辽宁省健康教育所书记、副所长,主任中医师,心理咨询师,国家首届健康管理师(培训师)。曾任辽宁省卫生厅(现辽宁省卫健委)医政处副处长、办公室副主任、产业处处长,辽宁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辽宁省职工医学院办公室主任、药膳教研室负责人、管理学客座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辽宁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辽宁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医药卫生委员会理事,《实用中医内科学》、《现代康复》杂志编编辑出版《家庭药膳手册》,《针药结合临床诊治大全》编委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