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准养生
中医健康生活方式(上)
日期:2023-08-30 阅读:3283次 作者:王文新 主任中医师 来源:

   中医养生的本质就是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中医“治未病”的基本措施。提倡培养中医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变当前,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只有到老年才重视养生保健的错误理念。提倡培养中医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青少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并将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提倡培养中医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中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知识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化,有利于促进医学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变。使中医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提倡培养中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低成本健康的策略。基于上述理念,本文对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方法,从培养中医健康生活方式的角度,进行了整理论述。

一、 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生活方式个人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倾向或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对个人、家庭,乃至民族和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有明显的影响,美国学者J. Thomas Butler认为,在人类疾病与死亡的归因中,遗传因素占16% ,环境因素占22%,卫生服务的占8%,生活方式占54%,还有学者认为生活方式古45%65%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过一个健康公式:100%的健康=15%的遗传+17%的环境+8%的医疗+60%的生活方式。目前生活方式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通过改变衣、食、住、行、娱乐等日常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降低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维护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人类健康的概念,形成的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相关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学习、劳作、休息、运动、个人卫生、家庭卫生、人际交流、保护环境等方面的内容。生活方式对个人、家庭,乃至民族和国家都是重要的。

健康取决手很多因素,如遗传因素、社会因素、个人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但在现代社会中,影响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提高每一个公民的健康意识,使他们珍爱生命,获得维护与增进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采取健康生活方式能起到预防疾病和残疾,或推迟疾病与衰老的到来,在有限的人生中,尽可能地延长没有病痛、健康幸福的时光,充分地享受人生,奉献社会;对于患病的人或残疾的人来说,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起到帮助尽早康复、防止疾病或伤残的进一步恶化,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主动地与疾病和残疾作斗争,同样可以渡过幸福的一生,甚至能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健康的形成和维护不能一蹴而就,要靠逐步的积累,不会今天出去锻炼,明天身体就好了。同样,健康的损害也有一个逐步的过程,往往是在长时间的不经意中,放任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损害健康,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疾病预防控制的有效、综合、经济的措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使人们形成一个理念,为了维护健康,要从有益于健康的点滴做起,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迈向健康最重要的一步。在我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青少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并将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家庭 如果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疾病就多,身体素质就差一个地区、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果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中就会影响国民总体健康状况,加重经济负担,最终阻碍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当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人们随着所处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和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健康的认识也逐步深人。受传统观念和世俗文化的影响,最早把健康单纯地理解为“无病、无残、无伤”。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否定,并认为健康意味着“结实的体格和完普的功能,并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心身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的体魄、精神和智能都应与其年龄、性别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地域情况相称,这些功能都应在正常范围内,并且彼此之间处于动态平衡或自稳状态。

与健康相关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劳作、学习、运动、休息、个人卫生、家庭卫生、人际交流、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19925月,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召开了国际心脏健康大会,会上发表了《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维护心脏健康的六项原则,在第二项原则中提出了四个基石,即:促进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烟草的生活方式;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支持性的心理-社会环境。2001年,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在组织开展《21世纪健康生活方式展览》的活动中,对于健康生活方式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可以认为这六个方面的内容能为群众所接受,在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活动中是可行的,也是有意义的探索。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合理安排膳食、坚持适量运动、保持心态平和、改变不良行为、自觉保护环境、学习健康知识。

二、 中医健康生活方式

中医健康生活方式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形成的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中,介绍了13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保持心态平和,适应社会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2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3四季起居要点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4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5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6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7饭前洗手,饭后漱口。8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9不抽烟,慎饮酒,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10人老脚先老,足浴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11节制房事,欲不可禁,亦不可纵。12体质虚弱者可在冬季适当进补。13小儿喂养不要过饱。

三、 中医认为生活方式影响寿命

《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直到今天《黄帝内经》一直指导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在《黄帝内经》开篇第一卷,“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论述养生对于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重要意义时,明确指出了生活方式对寿命的影响。黄帝问“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问岐伯: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了,这是时代的不同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懂得养生之道,能够效法自然,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遵循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适应天地阴阳调和养生的方法,饮食有所节制,起居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过度劳作,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使身体和精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人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汤水,滥饮无度,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阴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这里分析了古人与今人寿命差别的原因,就在于古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懂得掌握了“道”(自然界的规律,养生的道理),效法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正确的运用养生的方法,不妄作为,而“今人“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把妄作妄为作为正常的生活规律,使反常的生活方式成为习惯。明代方孝儒在《医原“风气古今之殊,资禀厚薄之异,服食之品,劳逸之差,静躁之度,奉养、嗜好、居处、习业,所遭之时,所遇之变,人人相悬也。”即是说生活方式很不一样,对人健康的影响。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还指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说,对虚邪贼风等外来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详,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直气(正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思想上能保持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所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恶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这里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扰。特别是强调了“恬谈虚无”“精神内守”,“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心态平衡,民风朴实,避免内部情志的刺激,保持心理健康,保养精气神,藉以保持正气的充盛。从人体内、外(形体身体和精神心理)两方面讲述健康生活方式对养生防病,益寿延年作用的观点。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列举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等,在养生方面不同生活方式的不同成就。“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敞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 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我听说上古时代有养生最好的人,称为真人的人,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守持于内,锻炼身体,使筋骨肌肉与整个身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所以他的寿命同于天地而没有终了的时候,这是他养生的结果。中古的时候,有称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全面地掌握养生之道,和调于阴阳四时的变化,离开世俗社会生活的干扰,积蓄精气,集中精神,使其远驰于广阔的天地自然之中,让视觉和听觉的注意力守持于八方之外,这是他延长寿命和强健身体的方法,这种人也可以归属真人的行列。其次有称为圣人的人,能够安处手天地自然的正常环境之中,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嗜欲同世俗社会相应,没有恼怒怨恨之情,行为不离开世俗的一般准则,穿着装饰普通纹彩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他不使形体因为事物而劳累,在内,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的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其次有称为贤人的人,能够依据天地的变化,日月的升降、星辰的位置,以顺从阴阳的消长和适应四时的变迁,追随上古真人,使生活符合养生之道,这样的人也能增益寿命,但有终结的时候。

四、中医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论基础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建立,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们对自身、对健康、对疾病认识的影响。中医理论体系是以整体恒动论为基础,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平衡是生命的基本法则,提出“天人相应”学说。对自身的认识: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在形体与精神的关系上,提出“形神合一”理论。

(一)阴阳平衡是生命的基本法则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运动的结果,阴阳是万物的最后的物质根源。“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吕氏春秋·大乐》)“太一”,是浑沌未分的气,“两仪阴阳”是已分的气。“天常” 是自然界经常的规律,这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对阴阳二气一般公认的解释。我国文化群“经”之首《周易·系辞上》提出了一个千古命题叫作“一阴一阳谓之道”。道,规律。阴阳者,阴阳二气。“一阴一阳谓之道”,是说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以化生万物。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的运动,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原规律,生命活动概莫能外,生命运动也是阴阳运动。中医的阴阳学说,是运用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论述医学科学的具体问题。揭示人体正常和异常生命活动规律,指导疾病诊治,养生保健,培养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人本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人。张介《类经)解释说“形以地成,故生于地命归天赋,故悬于天。天,阳也地,阴也。阴精阳气,合而成人。”《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指出“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故生之本,本乎阴阳也。”人是由天地之气,即阴阳之气相合而成,自然也由天地,即阴阳法则所规定,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中医认为人法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的生长壮老已的不断演,就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不断运动的体现,所以说阴阳是事物生长,变化和消亡的根源。阳对待则生命存在阴阳离决,生命乃绝。《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指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养生总纲。“法于阴阳”,就是要遵循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调节人体阴阳。《类经·摄生》说“天以阴阳而化生万物,人以阴阳而荣养身。阴阳之道,顺之则生,逆之则死,故知道者,必法则于天地”。“和于术数”就是综合运用各种养生方法来调养身心。这里的“和" 具有调和、

和合、和谐的意义,即在养生活动中,要注意全方位、全周期的系统调理,多种方法配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王冰《素问注》“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者必谨先之。”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养生者必须首先谨守的法则。

中医认为和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对正常生理活动的概括,旦阴阳失和,就会出现疾病状态。“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阳则阴,重阴则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疾病的发生发展既然是阴阳失调所致,因而协调阴阳,就成为治病、保健、养生的基本准则。《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调节阴阳的根本目的在于“和于阴阳”,达到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的状态。《灵枢·本脏》说“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腰理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

中医学阴阳学说不仅承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是永恒地运动着的,而且肯定物质世界永远按照自已固有的规律运动着、发展着。这种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如四季的依次更迭,昼夜的循环,机体的新陈代谢等等,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张景岳指山:“五运有化,六气有序,四时有令,阴阳有节,皆岁气也,人亦应之,以生长收藏,即天和也。”(《类经》)所谓“岁气”,即每年的气候变化。“天和”,即自然界气候的正常变化。岁气每年都有变迁,每年四季气候的变化亦各有不同。人们不能违背这些规律,否则伤害人体。《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在《生气通天论》中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在《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中说“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这些论述说明了人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阴阳为依据,而体内之阴阳又必须与自然界阴阳的变化交替相适应,生命活动才能得以正常进行。阴阳要平衡,体内、体外环境要协调统一,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健康长寿。现代医学提出的“内环境”稳定,与中医“阴阳平衡”阴阳协调理论如出一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医防病治病的实践证实,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生命之本,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本质。阴为阳之基,阳为阴之用,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精与阳气处在不停地相互消长而又相互制约的状态中,达到阴阳协调平衡。如果阴阳出现一方的偏盛或偏衰,即为病理状态。《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因此“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顺应阴阳消长规律,调节阴阳维持生命的阴阳平衡是中医学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

阴阳学说作为中医理论核心,认为人体存在的两种对立生命过程统一性的维持或破坏,是健康,亚健康或发生疾病的关键。而随着现代基因科学对人体各种致病基因功能及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研究的深化,已经发现基因调控失常,是引起机体生理状态失衡进而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基因调控被认为是基因组学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从治疗医学上看,基因组学所说的基因调控,与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的调节,虽然使用方法和手段有中西医药之别。但是,其目的和结果都是促使机体从失衡的病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平衡状态。大量基因组学和蛋白质学研究的结果,虽然说法不同,但支持和验证了中医的阴阳学说。这种研究的结果,不仅进一步验证了中医学的科学性,也为中医养生学调节阴阳平衡的生命基本法则提供了依据。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就是阴阳平和、平衡的态。《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阴气平和,阳气固密,精神旺盛,是人的健康状态。《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发自本,叫做和。中医养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强调中和平衡。从理论上讲,人体五脏六腑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都需要和谐适度,天人合一 、形神共养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的无病状态。从方法上看,养生保健活动需贯穿我们的衣、食、住行、坐卧等日常生活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恰到好处,适可而止以中和平衡为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做到平阳秘”健康长券寿。

因此,中医为什么称其为中医,不仅是因为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更是因为“中”有“中和”“平衡”“适度”的意思,人们处在阴阳平衡、中和的状态即为健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与身、形与神要和、要平衡才能健康。《遵生八笺》载:“《本草总篇》曰:摄生之道, 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害。”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也说:“夫安乐之道,在乎保养,保养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病。”“乐不可极,欲不可纵。”所以中医养生强调“法与阴阳,和与术数”,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和谐适度。若能使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例如,情绪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又如,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的关键即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适度,注意调节。有人说“人生,往往是成在适度;败在过度;误在失度”。健康何尝不是这样呢?

(二)“天人相应”理论是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依据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周易》思想的精髓之一。《易传·丰卦·象传》说:“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易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以上说的是《周易》“天人合一”,是“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体现。《周易》对中医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自古就有“医易相通”“医易同源”的说法。清代章楠《医门棒喝》中载:“是以《易》之书,一言一字旨藏医学之指南。”《黄帝内经》“邪客第七十一”在讨论人体与自然界关系时,提出“人与天地相应”学说。《黄帝内经》强调做人、做事都要“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因天之序”,就是遵循“顺其自然”“天人相应”平衡阴阳原则,重视并遵循四时变化,即四季的阴阳变化,对促进万物生长、发展和消亡的极密切关系,注意人体阴阳受四季阴阳变化的影响。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重要影响。《灵枢·岁露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必然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灵枢·本神》载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面安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清静则肉腠闭拒,虽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维护健康也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邪侵袭。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

 中医学的整体观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有着物资、能量、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换。因此适者生存,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规律,“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会健康长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中医学认为,从月节律来说,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与月相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灵枢·岁露论》说:“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理郄,烟垢....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膲理薄烟垢落”。人体经络气血的循行以及体力、智力、情志等变化,与月郭之盈亏密切相关。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思维敏捷情志稳定体力充沛。

同样中医认为,一日之中的不同时间,人体的正气与之相应,也有强弱不同,这就好像人与四季气候相应一样。《素问·生气通天论》说:“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且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人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幕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的养生观,若“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此外,因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水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病理变化,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地区环境有关。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踈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这些就是顺应天时地利养生,也就是要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地理环境的不同,来调整阴阳平衡,防病治病,培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养我们身心健康的原则。我国地城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饮食习惯。每人的生理活动和病理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因地制宜”。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寒而少雨,故其病多燥寒,食养食疗宜辛润,宜选食牛奶、羊奶、牛肉、羊肉,而不能多食辛燥的花椒、辣椒之类;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湿热多雨,故其病多湿热,饮食宜清淡,而不能多食油腻味厚的肉类,油脂高的食物及易上火的椒、姜类食物也宜少吃。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顺其自然”,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人赖水以养生,可不慎所择乎!”。水源、空气、土壤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要健康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就要慎重选择、保护适宜自己的自然环境,还要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尽量避免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身体的不良影响。因此,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界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并以此,培养建立顺应自然,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的健康生活方式,这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和养生所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中医学的整体观不仅认为“人与天地相应”,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也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统一。也认为人与社会相应,充分体现中医天地--社会的统一整体观。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理、心理活动,影响着人们健康生活方式。因此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需要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现代医学在解决医学科学中存在的问题时,提出了健康生态医学模式,健康生态学模型的结构分为5层:第一层是核心层,包括先天的个体特质(如年龄、性别、种族)其他生物学因素,以及一些疾病的易感基因等;第二层是在核心层之外的个体行为特点,如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第三层是社会家庭和社会的人际网络;第四层是生活和工作条件,包括工作以及职业因素、社会经济地位、自然和人造环境(如交通、食品安全、卫生服务设施城市规划等方面)、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等;第五层是最外一层,是全球、所在国家及当地的社会(如城市化、人口流动、文化价值观等)经济、文化、卫生和环境条件,以及有关政策等。健康生态医学模式,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而中医的突出特点“整体观”,就是认为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统一性。《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指出:“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这里指出人们适应自然(天文、地理)也要适应自己所处的社会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淫乱邪恶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这是适应社会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符合养生之道。另外中医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在处理与社会、与人的关系中的健康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孙思邈说: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只有用心精细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这些(医学)道理,学医的人一定要广泛深入地探究医学原理,专心勤奋不懈怠,这就是中医对职业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孙思邈又指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 ,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如此可做苍生大医,反之则是含灵巨贼。”凡是品德医术俱优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表现出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人类的痛苦。如果有患病苦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是什么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身的利弊得失,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产生推托耽误时间,像这样才能称为百姓的好医生。与此相反的话,就是人民的大害。这是要求医生对服务对象的态度和服务方式。孙思邈还指出:“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而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  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眩功能,谅非忠恕之道。” 优秀医生的风度,应能使思想纯净,知道经常自我检查,举止庄重,气度宽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诊治疾病,专心致志,详细了解病状脉候,一丝一毫不得有误。处方用针,不能有差错。虽然说对疾病应当迅速救治,但更为重要的是临证不惑乱,并应当全面审查,周详仔细,深入思考,不能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轻率地炫耀自己才能出众,动作快捷,追求名誉,这样做就太不仁德了!还有到了病人家里,即使满目都是华丽的铺设,也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琴瑟箫管之声充斥耳边,不能为之分 心而有所喜乐,珍奇的食物,轮流进献,吃起来也像没有味道一样,各种美酒一并陈设出来,看了就像没看见一样。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悲痛,满屋子的人都会不快乐,更何况病人的痛苦,一刻也没有离身。如果医生安心无虑地高兴娱乐,傲慢地洋洋自得,这是人神都认为可耻的行为,道德高尚的人所不做的事,这就是思想道德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作医生的准则,应该是慎于言辞,不能随意跟别人开玩笑,不大声喧哗,谈说别人的短处,炫耀自己的名声,诽谤攻击其他医生,借以夸耀自己的功德。偶然治好了一个病人,就昂头仰面,而有自我赞许的样子,认为自己天下无双,这些都是医生的不可救药的毛病。所以医生不能依仗自己的专长一心谋取财物,只要存有救济别人痛苦的想法,自会感到是多福的人了。还有,不能因为别人有钱有地位,就任意给他开珍贵的药物,让他难以找到,来炫耀自己的技能,这确实不符合儒家的忠恕之道。孙思邈所倡导的这些对医生为人处世行为的要求,足可以代表了中医对人适应社会,对待工作,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基本方式。这种行为方式精髓,不应该认为只是对医生的要求,对所有人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待续)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