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准养生
十四、脏腑养生法(一)养心(《中医养生实务手册》连载132)
日期:2020-03-17 阅读:1971次 作者:王文新 陈玉洁 来源:

《黄帝内经》关于对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叫作“藏象”。藏象学说是《黄帝内经》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医的核心,中医理论的基础。它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就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的生理构成和生理功能,以及它们在运动变化中显露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联结成为一个“五脏系统”的整体。“藏象”论述的是一个完整的生理系统,包括形态、功能、精神,而且这个系统与解剖生理系统恰好对应,一个无形,一个有形。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它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因此,脏象学说中的五脏六腑(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小肠、大肠、胆、膀胱等。)虽然与现代医学人体解剖学脏器的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上,却不完全相同。中医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现代医学几个脏器的功能;而现代医学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中医几个脏腑的功能之中。所以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同样不懂脏腑则养生无本。

(一)养心

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血脉,主藏神。由于心的主血脉和主藏神机能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神明,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中枢,是生命活动的主宰。西方医学也呈有报道,发现心有意识功能。)

附: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属于脏。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如《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1、养神养心:著名哲学家阿那卡斯·柯鲁彻斯说,“糟糕的情绪,糟糕的心脏”。同样“糟糕的心脏”也会带来“糟糕的情绪”。养心宜先养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说:“心藏神。”都是说“心主神明”。《黄帝内经》还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此,从养生的角度看,养心首要的是养神。通过愉悦精神,使大脑皮质血管舒张,皮质下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协调,内分泌正常,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其作用是任何药物、营养品所不能比拟的。养神的范围很广,方法也很多。

1)培养良好的情趣爱好。有了高雅的志趣,精神有所寄托,自然有利于养神健身。

2)养成健身锻炼的好习惯。进入一种忘我的锻炼状态,使人体产生“快乐素”,既能增强体质,又调整了情绪。

3)注重社交,讲究仪表。积极参加社交活动,讲究仪表,这都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驱走心中的忧伤感和孤独感,对促进身心健康极为有益。

4)适应环境调整心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适应社会发展。调整心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5)顺应四时养神养心: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1月份的心脏病发病率是7月份的两倍;法国的研究表明,气温每下降10度,心脏病发生的危险性便增加13%,因此一定要注意季节和气温的变化,保护好心脏。

6)笑一笑十年少。笑可以使外周血管松弛和血流量增加,笑具有调节血压、胆固醇的功效,从而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笑会让脑中一种鸦片化合物释放出来,从而诱发出愉悦的感觉,同时能降低脉搏跳动频率及血压值。

2、饮食养心:保护心脏要合理饮食,中医认为,心脏病是由于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肾气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其中,饮食不节是一项很重要的因素。因为不够均衡的饮食及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了诸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会损害血管和心脏。所以,节制饮食十分重要,对心脏的保护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1)“三低”饮食。首先要避免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及含大量胆固醇的食物,可以经常食用低胆固醇食物,如鸡肉、鲫鱼、瘦猪肉、牛奶、蛋白、大米等;可以适量食用含量较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虾、蟹、牛肉、猪腰等;最好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牛油、猪脚、肥鸡肉等。其次要限制热量的摄入,少吃垃圾食品。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

2)注意选择有益心脏健康的生物。如核桃、杏仁、花生等坚果(富含维生素E),黄豆及豆制品,黑芝麻,燕麦,菠菜,黑木耳,绿茶,土豆,香蕉,红枣,莲子,椰菜,鱼肉等。适量饮用咖啡对心脏有益,因为咖啡含有丰富的天然抗氧化剂—咖啡因。经常喝绿茶或普洱茶可保护心脏,茶叶中富含抗氧化(黄酮类)、防衰老的物质。绿茶能够改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功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富含黄酮类的食物,除茶叶外还有红葡萄、红酒、和黑巧克力、苹果、香瓜、芹菜、葱等。③泻心火食品(心火主要表现:心烦急躁,面赤口渴,心中烦热,失眠,便干尿黄,口舌生疮):苦瓜、苦菜、百合、苦丁茶、酸枣、大枣;(虚火:表现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百合、银耳、玉竹、麦冬。

3、养心药膳:

1)柏子仁酸枣仁炖猪心(柏子仁,酸枣仁,猪心一个,食盐适量。将柏子仁、酸枣仁研成细末放入洗净的猪心中,用砂锅加水适量炖熟即可食用。吃猪心喝汤,每次适量服用,每周一次):养心安神,适用于心慌气短,睡眠盗汗,大便秘结,五心烦热等心阴不足者。

2灵芝猪心(猪心,灵芝,生姜、葱、精盐各,味精、胡椒粉适量。先将猪心对剖两块洗净,将猪心、灵芝煮至七成熟时捞出,猪心切成薄片,灵芝切成细末,煮猪心的原汁留用。净锅置火上,加入猪油烧热时下姜、葱,加猪心原汁和酱油、料酒、食盐、猪心片、灵芝和其它调料,烧入味后下淀粉收汁即可):有养心安神、补益气血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气血虚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精神恍惚等症,是神经衰弱、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的食疗佳品,中老年长期食用,有益于保护精力,稳定情绪,消除疲劳,益寿,抗衰老。

3安心茶(丹参、山楂、桂圆、当归、夜交藤、柏子仁、延胡索,将上药切碎,开水浸泡20分钟代茶饮,次数不限。)具有安神镇静,活血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心血虚、心血瘀阻之心悸怔仲、头昏目眩、失眠健忘、记忆力下降、胸部刺痛、舌质紫暗、脉象沉涩等症。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病人宜长期饮用,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4)葛根养心粥(用粳米煮粥,待粥煮熟至浓稠时加入葛根粉,放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早晚作点心服食。)有扩张心脏血管、降血压、增加冠状动脉血量,对缓解心绞痛有较好效果。

5护心三仁粥(桃仁、枣仁、柏子仁各,粳米,冰糖适量。先将桃仁、枣仁、柏子仁打碎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3次,过滤去渣取汁,用药汁与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适量冰糖即可。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用。)有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淤血内阻之胸部憋闷,时或绞痛、心失所养之心悸气短、失眠多梦、阴津亏损之大便干燥、舌质红或瘀点、瘀斑等症。

6)莲心神饮(莲心、茯神、桂枝、白术、生甘草,将上药切碎开水浸泡20分钟后代茶饮,次数不限。)有清心安神、降压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心悸怔仲、头晕目眩、心胸烦闷、气短乏力、胸脘痞满、呼吸困难、形寒肢冷、小便短少、甚至上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症,中老年人可作为养生保健茶长期饮用。

7)黄米枣仁(小米,小麦,黄精、酸枣仁各。小米、小麦、酸枣仁淘净,黄精加水500毫升煎煮取药汁,再加入水1000毫升,煮小米、小麦、酸枣仁,待熟即可。每次一小碗作粥服用。养心、健脾、和胃、安神。可用于男性性冷淡心虚胆怯型。 

8)顺心饮(熟地黄、山茱萸、丹参、人参、郁金,将上述药切细用开水冲泡15-20分钟后代茶饮,次数不限。)有安心神、止心痛、益心肾之功效,适用于心肾阴虚之心悸不眠、心烦盗汗、胸闷刺痛、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等症。

9)七仙炒面(大枣,山药,茯苓、莲子、芡实、白砂糖各,白蜜25毫升,梗米。大枣去核,小火煮成糊状,阴干,磨成粉。茯苓、芡实、山药、莲子、梗米一起磨成粉和大枣粉混合干炒,充分炒熟后加入白糖。每天早晚取加入白蜜开水调均服用。养心益气,健脾养血)

10)莲栀粥(栀子,莲子,粳米,白糖适量。栀子碾末,先煮莲子、粳米,粥成时加入栀子稍煮即可,加入白糖调均服用。清心火,除烦躁,养心神,固肾精)。

4、按摩养心:按摩疏通心经保养心脏:

1)拍打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起着维护心脏功能的作用,它可以说是人体的生死命脉。因此,经常拍打一下两臂的手少阴心经,可畅通经络预防疾病,拍打时不用定准穴位,大致沿着经络的走向拍打即可。

2)按摩心经穴位:调节神志、缓解情绪、保持好心情,有利于心脏健康。按摩少冲穴(改善失眠、心悸、平复紧张或焦虑的情绪)、少府穴(清热去火、补益气血)、灵道穴(减缓心跳速度、气血舒缓、平静心情)、少海穴(心肾不交的燥热、浅睡眠、使人气血平和、心肾相交)、极泉穴(调节调节心血管功能,对心率有双向调节功能,有利于心脏血液循环、补益心脏气血。用弹拔方法为主,先用手指按压在穴位上,稍用力至酸胀感后,手指向旁边拔动。有麻感传导致手指,3-5分钟为宜)。

3)每日常按摩腋窝可养心。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中指、食指、无名指有节律地轻轻捏拿腋下肌肉3-5分钟,早晚各一次,切忌用力过大。舒经活络,调和气血,保持心脏活力与健康。

4)按摩手指养心。可以开胸散气、解郁强心。方法一:两手掌心相对,两手的十指指面相接触,然后用力对按。这个方法主要是刺激十指指面。然后用十指指面同时敲击头部,不但刺激了十指,也按摩了头部的血液循环。不仅强心也健脑。此外,日常用十指敲打桌子或自己的大腿,既娱乐了精神,又可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方法二:两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翻腕至掌心向外前展。做这个动作时,将两手用力紧握,不仅拉伸了十指、掌骨的筋骨,而且有效地刺激了经外奇穴—八邪穴。

5)脚底按摩养护心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内脏排毒功能、消除疲劳、护养心脏。方法一:每天睡前用拳头敲击脚底。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进行敲打,以稍有疼痛感为度,每只脚敲120次。方法二:第一:双脚站立,双腿足跟抬起,站立5秒钟;先用足尖着地,再用足背侧着地。第二:在地板上放一块毛巾,用足趾去抓。或逐一将20个玻璃球用足趾夹住,然后放到一个盒子里。每天做二次。第三:在足趾间放一个直径1的圆柱体(用布或卫生纸作),然后用手指去挤压足趾,再用手指活动足趾。第四:把两脚大母趾用宽一点的橡皮筋套起来,向外牵拉脚趾。此外,经常走路,尤其是光脚走路,对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加强心脏的泵血功能非常有益。但体质差者光脚走路要慎重。方法三:按摩涌泉穴,每天睡觉前用手心劳宫穴对准涌泉穴,按摩至发热为止。

6)按摩穴位强心、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方法一:按摩巨阙、谭中、内关穴(护心首先内关,调节心率增强心脏功能),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摩这三个穴位(可按摩其中一个,也可三个穴位轮流都按)两次,每次顺时针30次,然后再逆时针30次,动作要求缓慢均匀,按摩到发热为止(一般要按摩三分钟)。方法二:梳利胸肋:两手四指呈梳子状,放在胸前的胸骨中央,然后向两侧沿肋骨间隙平推肋弓30次,动作要缓慢均匀,按摩到发热为止,一般需要2~3分钟。方法三:点揉神门穴,调理冠心病:用一只手的拇指,稍用力向下点压对侧手臂的神门穴后,保持压力变化,再旋转揉动,以有酸胀感为度。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减轻心肌缺血。方法四:按揉风池穴调治动脉硬化:双手拇指或食指按揉风池穴1-2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对高血压引发的动脉硬化有较好的效果。

7)转舌护心操(见“口舌的养生保健”)

5、运动养心: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脏功能,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律性、全身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在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为中等或中上等的程度。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散步(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把楼梯、下蹲、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等等。这些运动能提高心血管功能,提高心脏活力,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根据科学测定,人爬楼梯所消耗的热量,是相同时间散步的5倍多,游泳的2.5倍多。爬楼梯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专家推荐爬楼梯的频率是每次15分钟以上,每周3次以上。爬楼梯时要穿柔软厚底鞋,忌穿高跟鞋。爬楼梯时应弯腰屈膝,两臂自然摆动,尽可能不去抓扶手。对老年人散步是一种非常合适的运动养生方法,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性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每次散步20分钟至1小时,每天1-2次,或每日走800。上午6-9点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段,运动时间要避开这个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峰期”,将时间安排在下午或傍晚比较安全。

6、睡眠养心:古人认为:“眠食二者,为养心之要务。”养心睡眠宜先睡心,后睡眼。南宋理学家蔡元定《睡诀铭》说:“先睡心,后睡眼。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早晚以时。”这里准确概括了睡眠的要点,包括了养心睡眠所需要的睡姿、睡境、睡时、睡法。研究表明,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对心脏健康有害。另外中医认为子时(23-凌晨1时)、午时(11-13时)是阴阳交替之时,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则阴气衰弱,阳气最盛。《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因此子时宜大睡,午时宜小憇。心经当令的时辰在午时,所以午时宜静不宜动,小憩2-3分钟,使心火下降,神清气爽。

7、顺时养心

1)夏主心,宜多吃“苦”。夏季养心,饮食当清淡,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苦味入心,可适当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莲子、百合等夏季养心佳品。

2)午时心经当令最宜养心: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这两个小时的时间。这时人的阳气达到最盛,气血运行到心,心经当令,是一天当中最有助于保养心脏的时间段。午时养心一是科学午餐,二是讲究口腔卫生餐后刷牙漱口,三是拍打两臂手少阴心经畅通经络,四是中午小睡(30分钟左右)。

8、控制体重:研究发现,超出标准体重后,体重每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患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患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因此控制体重有益于心脏健康。①改善饮食习惯,多吃含膳食纤维、低热量的食物。②坚持规律运动。③改变心态,保持积极健康愉快的心态。

9、出汗的调理:中医认为,正常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出汗,则需要根据情况采取治疗或调理措施。

1)自汗的调理:自汗是指无论冬夏,在清醒状态下出汗过多。中医认为自汗属于气虚不能固表所致。饮食上应该选择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牛羊肉、豆浆等。药膳可用:①黄芪鸡:母鸡一只(10000)、黄芪、粳米。鸡去内脏洗净,浓煎为鸡汁,黄芪水煎2次取汁,用鸡汁、药汁与粳米煮粥,早晚温热服食。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久病体体虚、气血双亏的自汗、贫血、乏力。②黄芪牛肉:牛肉,黄芪、党参、淮山药、浮小麦各,白术,大枣10枚,生姜。将黄芪、党参、山药、浮小麦、白术加水煎煮20分钟,取汁,以药汁加水适量与大枣、生姜同煮汤,至内容熟加入盐适量调味食用。补脾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脾胃虚弱,卫气不固导致的自汗。

2)盗汗的调理:盗汗是指在睡眠状态下出汗过多。作用认为盗汗是阴虚内热造成的。饮食上应该选择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食物或药物,如百合、雪梨、莲子、沙参、麦冬、五味子等,避免辛辣或热性食物。药膳可用:①地黄甜鸡:地黄、饴糖各,桂圆肉,大枣5枚。母鸡一只。母鸡去内脏洗净放入沸水中略汆片刻备用,地黄洗净切成粒状,桂圆肉撕碎,与地黄混匀,再掺饴糖调均,然后塞入鸡腹内,大枣去核洗净,放入盛鸡的碗中,并加入米汤适量,封口上笼屉用武火蒸约两。三小时,至鸡肉熟烂,再加入冰糖调味即可。温中补气、补津添髓。适用于骨髓虚损,不能久立,身重乏气,盗汗少食。②参归腰子:人参,当归,猪肾两只,葱、姜、盐、味精各适量。人参洗净切片,当归洗净切成三分长的小节。猪腰洗净切成小粒。人参、当归、猪肾放入锅内,加入葱、姜、盐、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转入文火熬炖一小时,取出人参,然后将药汁虑去渣,饮药汁,吃人参。补心肾,适用于自汗、盗汗。③炒豆腐皮:豆腐皮一张,葱、姜、盐各适量。除热止汗,适用于多汗、自汗、盗汗。

10、心阳虚和心阴虚的保健治疗

1)心阳虚:①心阳虚的临床特点:面色苍白,怕冷,四肢不温,稍累就心慌气短、头昏乏力,前胸自汗,舌淡苔白,脉弱无力或结代。②保健可用桂圆、大枣、莲子、人参、黄芪、肉桂,治疗可用生脉(饮)散(人参、麦冬、五味子)或养心汤(黄芪、茯苓、茯神、当归、川芎、炙草、半夏曲、柏子仁、枣仁、远志、五味子、人参、肉桂)。

2)温补心阳药膳:①薤白粥:薤白、粳米、精盐少许。薤白洗净去皮切小块与粳米煮粥,服用时调入适量盐。通阳散痹。适用于心阳亏虚所致的胸痹、冠心病。豆豉薤白粥:淡豆豉、薤白各,粳米,精盐少许。薤白去皮洗净、切小块备用;淡豆豉洗净,与粳米一起煮粥,煮至半熟加入薤白再煮熟,服用时精盐调味。发汗解表,通阳止痛。适用于心阳亏虚所致的胸痹、心绞痛、手足怕冷、畏寒自汗。

3)心阴虚:①心阴虚的临床特点是:心悸怔仲,心慌心跳,失眠多梦,颧红,盗汗,心烦口干,舌红苔少,脉细数。②保健可用莲子、枣仁、西洋参、党参、麦冬、五味子、百合、银耳、桂圆肉、小枣、柏子仁、小米、茯苓、大枣、藕粉、竹叶牛奶,用银耳莲子羹、冰糖大枣小米粥、百合藕粉等;治疗可用天王补心丹(人参、玄参、丹参、白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

4)补心养阴药膳:①冰糖银耳莲子汤:冰糖、去心莲子、银耳、桂花少许,莲子水泡涨发后用温水微泡两三遍,倒入碗中加开水漫过莲子为宜,蒸50分钟左右,取出备用;银耳用温水泡软,涨发后去蒂洗净,掰成小片,蒸熟备用;锅中加清水1500毫升,加入冰糖、桂花烧开,撇去浮沫,放入银耳略烫一下,捞在大汤碗内,然后把莲子滗(bi)去原汤,与银耳放在一起,浇上冰糖桂花汁即可。养阴润肺、解暑生津、清心安神。适用于夏季心烦失眠、干咳少痰、口干咽干、食少乏力等,也可消除疲劳,促进食欲、增强体质。②百合柏子仁汤:鲜百合、柏子仁、蜂蜜适量。鲜百合洗净与柏子仁加水煮20-30分钟,去柏子仁后加蜂蜜即可。宁心安神、润肺止咳。适用于肝火上炎灼伤心阴所致心悸易怒、头昏耳鸣、大便干结、小便黄赤。③大枣乌梅汤:大枣、乌梅各,冰糖适量。大枣、乌梅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煎取浓汁加入冰糖熔化即可。补心滋阴,益气敛汗。适用于心阴亏虚所致的烦热口渴、气短神疲、盗汗不止。④鹌鹑莲子汤:鹌鹑蛋3枚、莲子、鲜百合、银耳、冰糖适量。鹌鹑蛋煮熟去壳备用;莲子、银耳泡发洗净,百合洗净,加水适量煮熟,加入溶化冰糖及鹌鹑蛋,稍煮沸即可。吃鹌鹑蛋、莲子、百合、银耳,喝汤。润肺止咳,宁心安神。适用于心阴不足所致的神思恍惚、神经衰弱、心烦失眠。⑤淡竹叶粥:淡竹叶,粳米,白糖。淡竹叶洗净加入清水煮沸10分钟,取汁加入洗净粳米再煮至粥成,以白糖调味即可。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适用于心火上炎、心阴不足所致的烦热口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牙龈肿痛。

(注意:①针对心理承受力下降的食品重在补心阴;针对睡眠本能下降的食品重在补心阳。②以下肺、脾、肝、肾脏出现了阴、阳虚症都属于病症,需要看医生,进行治疗,不再重复说明。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