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认为,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顺应四时自然,是中医治疗、康复、养生的基本原则。人的脏腑在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生理状态,而音乐又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与再现,所以脏腑与音乐之间就存在着“同声相应”的规律。根据五行学说,五音与五脏相对应的规律是:肝属木,在音为角;心属火,在音为微;脾属土,在音为宫;肺属金,在音为商;肾属水,在音为羽。(见《季节、五行、五脏、五音、五情关系表》、《中医五脏与五音相应的基本理论表》)《黄帝内经》指出唱歌的效果“可以通天地合神明”,由于旋动的阴阳升降变化,可以协调人体阴阳升降平衡,以达到健康的目的。因此必须辨证施曲,用善乐之调,这五种不同的调式的音波震荡,能顺从木气的展放,火气的上升,土气的平稳,金气的内收,水气的下降。分别结合五行规律调养肝、心、脾、肺、肾的功能。中医认为,音乐的治疗、康复、养生功能,不仅在于让人感觉好听,而在于乐曲的频率是否能够对应侵扰的脏腑,就是说能否和该脏腑发生共振。我国古代有五音疗疾保健的说法,认为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悠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微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见《乐记》)。宫调式和微调式色彩比较明亮,给人以欢快、激励的感觉,这种调试音乐,具有健脾、养心的作用;羽调试和角调试色彩暗淡,给人以舒缓、平和的感觉,这种调试音乐具有补肾、疏肝的作用;商调试介乎两者之间,使人感到欣慰,这种调试音乐具有清肺作用。不同的音符所带动的旋律、频率可以振奋与之对应的脏腑。例如:当心气不足之时,选择一些主要由角音和微音组成的音乐旋律来补足心气。其中,角音属木,可以木母生火子,而微音为心气的本音,加强微音与心气的共鸣,自然也就能有助于增加心气。
季节、五行、五脏、五音、五情关系表
季节 | 春 | 夏 | 长夏 | 秋 | 冬 |
五脏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五情 | 怒 | 喜 | 思 | 悲 | 恐 |
五音 | 角 | 微 | 宫 | 商 | 羽 |
中医五脏与五音相应的基本理论表
脏腑 | 旋律 | 对应关系 | ||
节奏与旋律的特点 及人的心理反应 | 同声相应与同音导引法则 | 五行相克与亢害承制法则 | ||
脾 | 宫音(1) | 其声极长、极下、极浊,其性冲和、沉静、庄重、典雅。 | 在声为歌 在志为思 | 思胜恐 宫音克惊恐 |
肺 | 商音(2) | 其声次长、次下、次浊、其性清澈、高昂、肃静 | 在声为哭 在志为忧 | 悲胜怒 商音克怒 |
肝 | 角音(3) | 其声长短、高下、清澈之间,其性柔和、畅快、舒达 | 在声为呼 在志为怒 | 怒胜思 角音克思之过 |
心 | 微音(5) | 其声次短、次高、次清,其性活泼、热烈、兴奋、欣慰 | 在声为笑 在志为喜 | 喜胜忧 微音克忧愁 |
肾 | 羽音(6) | 其声极短、极高、极清,其性流畅、奔放、开阔 | 在声为呻 在志为恐 | 恐胜喜 羽音克喜之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