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准养生
十三、精神心理养生(十二)中医心理养生7、道教心理养生(《中医养生实务手册》连载123)
日期:2019-12-24 阅读:1935次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

道教继承道家、中医养生学的传统,十分重视心理卫生,认为修身练气与道德及心理方面的修养必须紧密结合,不可分割。道教的心理卫生之道,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自己的情绪、欲望等心理行为的调节抑制;第二方面,是社会道德方面的行为规范。在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调制方面,道教认为情绪的波动、思虑、欲求,皆消耗人的精气神,并由心理损耗而导致生理失调,损耗太多则非病即夭。故长生安乐之要,唯在“少”。《小有经》总结出十二少,以为“养生之都契”: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嗜好)、少恶(憎恶)。经中说:“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志,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棔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樵煎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这里说的“多”,可以理解为过度,是基本符合近代养生科学之说的。道教的心理卫生之要,又可总括为一“静”字,与静相对的是躁。《中经》谓“静者寿,躁者夭”,静,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含义。但光静还不够,还要善于养(保养)。“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寿。”躁而能养,即动而有节,正是现代养生学所强调的养生之要。少、静的养生原则,为各种道书所共倡,《大有经》说: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养性延命录》说:其生也,目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手不妄措,足不妄行,精不妄施。其死也,反是。彭祖曰:“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不思色,不思胜,不思负,不思失,不思得,不思荣,不思辱,心不劳,形不极(身体不劳累过度),常引导纳气胎息,可得千岁。”老君曰:“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修仕禄之业,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天下莫我知也。”道教强调少、静,节欲少事、减省思虑,就养生而言固然不无可取之处,对因压力、紧张、纵欲而导致各种身心疾病的现代人来说,特具启示意义,但显然过分强调了节能保养,而忽视了合理使用锻炼大脑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意义。过分强调少欲知足,乃至走向宗教禁欲主义,尤与现代社会一般人的价值观相龃龉。

在道德修养方面,道教把守戒积德,作为练养之基。道教的戒律,系仿佛教戒律而制,而更强调封建纲常,以尽节君亲、广行阴德而不潜谋害人、慈惠不杀、不邪淫等“天尊十诫”为本。《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述道教徒日常处事待人的法则说:“惧国家,依王道,孝父母。上谦让,下和睦。好事行,恶事止。成人学,破人断。高知危,满之溢。静常安,俭常足------去奢华,务真实,掩人非,杨人德,行方便,和邻里,亲贤善,远声色。贫守分,富施惠。行平等,休倚势。常克己,莫嫉妒,少悭贫,除狡猾。逢冤解,积人行。许不违,话有信。念孤寡,济贫困,救危难,积阴德。”道教的伦理规范虽不完全符合现代社会道德观念,但强调道德修养为修炼及养生的基础,体现出“仁(德)者寿”是可取得,其道戒中也有不少是适用于任何时代、可以继承的。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