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准养生
十三、精神心理养生(十一)保持良好情绪的方法(《中医养生实务手册》连载118)
日期:2019-11-18 阅读:1841次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

面对当今快节奏、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心理紧张和压力。而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生理变化、环境变化往往对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如易激动、消极、自卑、偏执、强迫、逃避、嫉妒、多疑、依赖、冷漠等,加速心理老化,对老年人健康危害很大。因此要学会缓解紧张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有效地维护心理健康。

1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正确的精神调养,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有理想和信念,对生活充满信心,有目标、有追求的人,才能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才能很好地进行道德风貌的修养和精神情志的调摄,更好的促进身心健康。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容易长寿。《灵枢·本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就是说意志具有统帅精神、调和情志、抗邪防病等作用,意志坚强与否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心理学家的实验指出:有所追求,有所向往养生,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没有追求、没有向往的消极生活式,容易引起人们的心理衰老。进取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进取心的人有执著的追求,遇到困难不气馁,能刻苦钻研,发奋学习。多动脑筋,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可以延缓大脑的衰老,又可延缓机体的衰退。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容易使人心理衰老。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始终有一种对人类、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胸怀宽广,无所畏惧,不图名利,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热爱生活,善于生活,使生活充满活力,使生活更有意义。另外理想和信念是生活的主宰和战胜疾病的动力,科学证明人的内在潜力很大,充满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是战胜疾病的极为重要的力量。这里说的有理想、有追求,本质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如何时候都要生活有目标,无论是远大目标,还是旅游或读书等近期目标,其有目标、有期望、有奔头,就有精神支柱,就不容易衰老。

热爱事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适度的紧张能增加大脑的兴奋过程,提高大脑的生理功能,并且使心脏加强收缩,有更多的血液来供给全身各器官组织,特别是大脑的营养需要。同时血管的收缩、舒张功能也随着改善,代谢增强,有利于改善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减少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因此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身体状况和爱好,适度的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使生活变得更充实和多彩,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热爱生活,不断学习,兴趣广泛。只有热爱生活、性格开朗、胸襟豁达、乐观向上的人才认为生活是美好的,才能充满朝气与活力。老年人应当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的条件不断的学习那些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的技能,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打球、养花(园艺)、养鸟、下棋、垂钓等。并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运动能延缓5-羟色胺的衰变并提高它们的活力。把生活安排的有规律,有乐趣,丰富多彩。如有专业可作,也不妨抽一点时间放松一下,对身体健康,益寿延年更为有益。

2、加强修养,养生莫若养性,养德益寿

历代养生家都强调“养生莫若养性”,要求人们自觉地培养高尚的理想、道德和情操。培养自己开朗乐观、豁达大度的性格,防止忧郁、愤怒等消极情绪的滋长。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指出,即便“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熟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性格开朗是胸怀宽广、气量豁达所反映出来的一种良好心理状态。性格开朗,胸怀宽阔,使气血和畅,有益健康;使五脏安和,却病延年,古有“宰相肚里能撑船”,肚量能容天下可容之事,气度坦荡。有了“肚量”、“气度”和“坦然”,心身就不易受到各种伤害,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养性必须养德,佛教提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其他宗教也提倡“止恶扬善”。善良是一个人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仁者多寿”这一点也已经得到现代科学的印制证。从心理学角度看,乐于助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感感激之情,从中获得内心温暖,缓解日常生活中的焦虑。从免疫学角度看,常常行善之人,有益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养德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生活在社会之中,德高者尊重整个社会的需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充满信心与责任感,互谅互助,宽厚待人,能够妥善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在人们“与人为善”的助人行为中,会唤起他人对自己的感激、喜欢和热情,由此而产生温暖的感觉。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多交朋友,这样才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种人际关系不仅是同事、同学、朋友、邻里,还有和睦的家庭。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以老卖老,不要过高的要求别人,不要斤斤计较,要有一个善良、宽宏大量的爱心。遇到问题应该理智处理,适当让步不仅对自己有好处,也会使别人对自己敬重和谅解。寿命自从宽容来。在养德行善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产生良好的感觉,使血液循环、神经调节达到最佳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益寿延年;德高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道德修养好的人,对人对事无私坦荡,光明磊落,无忧无虑,无欲无求,身心处于淡泊宁静的良好状态。

3保持愉快的情绪

精神乐观是人体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弊,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都易于感受,无论是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健康。”“乐观是养生的唯一秘诀”。孔子在《论语》中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可见,乐观的情绪是调养精神、舒畅情志,防衰抗老的精神营养。精神乐观可使营卫流通,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使身心健康。正如《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荣(营)卫通利,则气缓(气机缓和)”。

要保持情绪乐观愉快,《素问·上古天真论》介绍的圣人养生之道,一是“无恚(hui)之心”,二是“无思想之患”,三是“以恬愉为务”。恚,就是怨恨。“无恚之心”,就是要消除恼怒、怨恨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喜怒哀乐,要善于排解、自释。《友渔斋医话》说:“遇逆境,善自排解”,“当拂逆而善自释”。对于忿怒之情,首先是养性避之,靠平时修养性情避之;其次是以理抑之,用理智来减轻怒气;三是排而移之,设法转移疏泄怒气。保持乐观的情绪,首先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冷静和稳定的情绪。遇事不急不慌,保持头脑理智、冷静,克服激动和不安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讲给亲人或朋友,一吐为快,减轻紧张、焦虑和压力。“无思想之患”就是要放下思想包袱,减轻精神负担。人最大的思想之患,莫过于患得患失;最大的精神负担,莫过于名利枷锁,所以不要名利所惑而败心身。“以恬愉为务”是说必须知道满足,不要奢望过高,从而才能保持心境恬静,乐观愉快。天津一位长寿老人总结保持良好心态的经验是:“三事”原则为,没事别找事,事来了别怕事,事过去就没事。她面对命运的坎坷挫折,首先是不惹是生非,没事别找事;其次是面对现实,勇于担当,有了事不怕事;四是心境宽阔,不纠结过去往事的烦恼。其实,古人也有这样的宽心教诲。《寿世青编·养心说》就指出:“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过忧,既事不可留住,听其自来,应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怒恐惧,好乐忧患,皆得其正,此养生之法也。”你把事当事,这个世界上就尽是事,你把事不当事,这个世界上就没事。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为无端琐事而忧虑焦躁,也不为一时得失而牵肠挂肚。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开朗乐观的性格,陶冶情操,心胸豁达,历练出一种融合大自然的和谐。五是活动排忧,出去走走,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以解忧;出去散步解忧;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作冲忧;听听音乐消忧;抬头上看排忧,心理学家发现抬头向上看可以让人乐观起来。抬头向上看时,就不会那么悲观地思考问题。抬头向上看还可以减轻抑郁情绪。

4、正确认识衰老,永葆青春心理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人体内所有的器官都具有一种后备能力,这种能力需要由良好的心理和适度的运动来加以开发引导,从而减慢衰老过程。因此,不要怕老,不要恐惧,要乐天知命。理想和信念也是老年人延长生命活力的“增寿剂”,不畏老是健康长寿的精神支柱,产生不畏老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础就是晚年的理想和追求。要保持一个积极而健康的心态,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但必须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者寿。不断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对生活充满信心,要积极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参加健康情况允许的各种活动,这样就能提高身体的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永葆青春活力。

5、心理调适,调摄情志法

1)、自我陶情法:把自己置身于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之中,作自己高兴作的事情。不管闲事,不说闲话,不生闲气。保持自得其乐,知足常乐,苦中作乐。使自己在满足美好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

2)、自我放松法:当你遇到不公平对待或不高兴的事情时而躁动不安或过度疲劳时,应充分放松。可以身穿宽松的衣服躺在无杂音,环境优雅的地方,听音乐,阅读书报或什么都不想,美美的睡一觉,或去看电影、听音乐会,通过镇静情绪来保持心理平衡。转移目标,有意识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去,如在心情烦闷、焦虑不安时,就去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或将心思集中到劳动或学习中去,以使自己从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排遗心中的忧闷和烦恼。

3)宣泄法:也可以叫疏泄法,指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来,以尽快恢复人体平衡状态的调摄情志的方法。美国医学家弗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发泄是不好的,应该哭时就要哭。据研究,人的眼泪含有部分有毒的化学成分。正常人的眼泪是咸的,糖尿病人的眼泪是甜的,悲伤的眼泪是苦的,里面有肽、荷尔蒙、儿茶酚胺。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有痛苦不发泄出来,容易得溃疡病、急性结肠炎、甚至肿瘤。所以,哭不仅能缓解紧张情绪,而且还可以排除体内毒素。医生把适当发泄释放,称为“净化作用”。科学研究表明,适当发一发牢骚,能提高肾上腺激素的水平,有助于防止忧思导致抑郁症。当你感到极端压抑时,你可以开怀大笑,也可以在无人之处大哭大喊,还可以向好友且与此事无关的人倾诉。研究发现,倾诉心事可改变免疫功能。心理学家詹姆斯·潘尼碧加让一组学生在四天内每天把过去经历的伤心事写出来,另一组只把生活琐事写下来。六个月后,经过检查,把心事倾诉出来的学生的免疫功能显著改善,且维持6周之久,这说明宣泄可以得到心理上的解脱,同时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功能。

4)角色互换法:就是在心理上将自己与他人调换位置,设想自己是对方或是其他比你受伤害更重的人,将心比心地思考,摆正自己与他们的位置,找出自己在此次事件中应负的责任,这样就学会了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也不会再钻牛角尖。

5)改变思维角度法:在你改变不了客观现实的时候,就要改变自己的思维角度,去发现快乐。例如有一个母亲有两个孩子,儿子卖遮阳伞,女儿卖雨靴。下雨的时候,这位母亲发愁儿子的遮阳伞卖不出去;晴天的时候,她又发愁女儿的雨靴卖不出去,这个母亲整天都在发愁。后来有人让她反过来想,下雨时高兴,想我女儿的雨靴卖出去了;晴天的时候也高兴,想我儿子的遮阳伞卖出去了。这样一来她每天都高兴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反向思考,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和愉快心情。一个人的苦与乐,不完全取决于外界的顺逆,而是取决于自我心态的调整,取决于是否胸襟开阔,性格豁达。正确的观察、认识和处理所面对的客观实际。

6)自我激励法:当自己被消沉、失望、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笼罩时,不妨对自己说:“你难道就这样没有出息吗?”,“一点小灾难就会把你击倒吗?”然后再作出积极的回答。通过一些富于挑战性和刺激性的言语,设定一个新的目标,激发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使自己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心理学有一个理论“自我预言的实现”,“如果人们把情境定义为现实,那么这些情境在其后果中便是现实的。这是因为你一旦有了一个对结果的假设,你所有的行为都会在不自觉当中去朝结果的方向努力。”所以,我们要向好的方向去想,一个人的意念很重要,心态可影响事业成败,心想事成。

7)善于遗忘: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说:“无遗忘即无幸福”。他特别反对“对个人受到的损失,遭遇的伤害,听到的流言,总之,对一切无可补救的事情加以反复不已的咀嚼”。古代有一位道士探问一位百岁老人“汝何以长寿,秘诀何在?”老人答曰“吾信‘三不知’,不知世事,不知生死,不知有身”。百岁老人的“三不知”,就是善于遗忘的养生之道,长寿之道。遗忘,就是一种自然恬淡之心,忘掉自己过去心中所依恋的事物,对过去的名誉、声望、地位、财富,视为过眼云烟不再萦(yíng)绕心头,统统忘却,忘掉年龄、忘掉仇恨、忘记恩怨、忘掉旧情、忘掉身份、忘掉愁忧,忘掉这些包袱,还自己一个坦然恬适的心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再执着于昨天。学会放下,才能有未来。心理学家劝告人们,遗忘就是放下心里的包袱,让自己的情志得到解放。圣严法师说:“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 要记住烦恼不寻人,人自寻烦恼。为了尽快遗忘那些不愉快的事,首先应把事情想开、看透,不要去钻“牛角尖”,多想光明面,少想阴暗面。其次就是珍惜眼前的时光,把过去的事全当是一场梦。有人每天下班前撕下当天的日历,揉成一团,扔到废纸篓里,并说道:“今天过去了。”这是暗示自己,今天的成功与烦恼都随日历扔到一边,成为历史,明天重新开始。过去在北方农村人们管这种每天一页的日历叫“白扯(chě),因为每天撕掉一页没用了,当时农村纸张缺乏,人们就用撕下来的日历纸卷烟抽,现在看来这种日历不是“白扯”,还可以用来做心理疏导的暗示工具。

6、健心八戒(特别是女性)

1)一戒疑心:疑心病者,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都提放,因此坐立不安,经常失眠。

2)二戒妒心:妒忌别人的成绩,不考虑怎样奋起直追,却希望别人栽跟头。3)三戒自卑心:觉得自己处处不及别人,在人面前仿佛矮三分。不喜欢和人共事,愈来愈孤僻,越来越古怪。

4)四戒傲心: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他却自鸣得意。生活空虚,无所寄托,缺少乐趣。

5)五戒躁心:容易发脾气,脸红脖子粗或吵或闹,甚至骂人、打人、毁坏物件,从而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

6)六戒愁心:整天生活在忧愁之中,愁容满面,心事重重。

7)七戒慎心:时时提心吊胆,怕说错话,怕做错事,怕得罪人。

8)八戒悲心:一生当中,一些不幸的事常常浮现在眼前,不觉悲从中来。

心理调适是因人而异、因情而定的,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靠自己在生活中长期摸索总结,形成自己的特点,贯穿于人的一生。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东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