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准养生
经络养生法(四)保健功(附:部位综合养生)6、颈部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实务手册》连载71)
日期:2018-10-22 阅读:2645次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

颈部忌少动。颈部是头部与躯干的连接部位,切不可长期保存固定姿势,如此会造成局部肌肉紧张,气血阻滞,短时间内可造成酸痛麻木;长时间则易引发颈椎病变。睡觉选好枕头,坐姿要端坐,不宜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经常做颈部保健操,可有效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防治颈椎病。

1)后顾视:自然座位,头向一侧转到尽头为止,眼随头转由上向下看,左右两侧互换,各作数十次。

2)保健操:①转头运动:头慢慢往下低,下颌部贴到胸部最好,停1顿秒;头回到原位,接着慢慢向后仰到尽头,停顿1秒;头回到原位,接着左耳慢慢向左肩部靠,左肩可微抬高,尽量贴到耳朵,停顿1秒;头回到原位,接着右耳慢慢向右肩部靠,右肩可微抬高,尽量贴到耳朵,停顿1秒;头回到原位,接着慢慢转头向左后看,到尽头,停顿1秒;头回到原位,接着慢慢转头向右后看,到尽头,停顿1秒。②按揉风池穴:微低头,(按揉风池穴)两手中指同时点揉数次头后枕骨下左右风池穴(疏风解热,聪耳明目);③拿颈项(肩功):用手的食指和中指同时置于颈部后面的斜方肌上(拿捏颈项部大筋),从上至下用力拔动数次,以有微微的酸胀感为宜;用任一只手的整个手掌置于头后颈部,从上至下拿捏头后斜方肌数次(揉肩12-18次)。调气血,通经络;④最后,手握空拳,右手轻捶于左肩,左手轻捶于右肩数次。每天早、中、晚坚持各做一遍。

3)搓颈喉(摩颈项):颈前方的经络从下往上行,颈后方的经络才上往下行。用双手或单手由下向上搓喉部数十次,颈后部由上向下搓数十次。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注意不要过度用力。

4)颈功:两手十指交叉抱住后颈部,用力向前拉动颈部,颈项则用力抵抗,两相争力,共做9次。可疏通阳经经络,加强大脑血液循环,治疗性功能减退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症。

5)伸颈:减少颈椎病的发生,抬头尽量把头颈伸长,并将胸腹一起向上伸。

6)夹脊功:两手握空拳,前肢平端,肘关节弯曲呈90°直角,做前后摆动各12次。两上肢左右交替摆动。可流通气血,增强内脏功能,增强体质。

7)按摩:坐式,左腿位于右膝上,左肘支掌在左大腿上,右臂平举,右手置于左肩上,左手掌托住右肘。右手掌自颈部后方向左肩推摩,再用掌根从颈后向左肩按压,按压时,手掌或掌根贴在肌肤上,缓和下压,用力宜均匀,两手交换进行。两手四指从颈后乳突区向颈后下部作螺旋形按摩。每天早、中、晚坚持各做一遍。

*8)按捏腋窝延缓衰老:左右臂交叉于胸前,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有节律的轻轻捏拿腋下肌肉3-5分钟,早晚各一次,不要用力过度。健脾开胃、增加食欲、防治阳痿阴冷、延缓衰老。

9)颈部疾病药膳养生:①参芪圆眼粥:党参、黄芪、桂圆肉、枸杞子各,粳米。将党参、黄芪洗净切碎煎取汁,加水适量煮沸,加入桂圆肉、枸杞子及粳米文火煮至粥熟,加入适量白糖即可。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亏虚型颈椎病。②葛根五加粥:葛根、薏仁粳米各,刺五加。葛根(洗净切碎)、刺五加(洗净)先煎取汁,与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加入冰糖适量即可。祛风除湿止痛,适用于风寒湿痹阻型颈椎病、颈项强痛。③复方红花酒:红花,当归尾、赤芍、川芎各,肉桂。将上述药研粉浸泡于1000毫升低度白酒中,每日振摇1次,10天后可以饮用,早晚个1盅(约20毫升)。活血化瘀、温通经络,适用于颈部疼痛如针刺样。④天麻鲢鱼头:天麻、鲢鱼头一个。天麻洗净切薄片,装入纱布袋中,与洗净去腮的鲢鱼头同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加入料酒、葱段、姜片精盐等调料,用小火煨炖30分钟,取出药袋,放入麻油及味精,再烧沸即可。祛风散寒,通经活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⑤薏米赤小豆汤:薏米、赤小豆各,山药,梨(去皮)。原料洗净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煎,加冰糖适量即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阻络型颈椎病。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