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为肾之窍,连通于脑,是人体的觉器官。耳的功能与五脏皆有关系,而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耳宜常弹” (按摩养生诀)。
**(1)鸣天鼓:闭目静坐,掩耳:用两手掌根使耳壳前后对折,紧按耳孔,两手食指、中指轮流轻击风池穴12-23次,然后骤然抬起按压耳孔的掌心,连续作12次。此法使耳道鼓气,以使耳膜震动,故称之为“鸣天鼓”。然后两手食指插入耳孔内转动3次,再骤然拔出,反复3-5次。也可双手一起一落按压耳部,同时将双手大拇指放在头后颈部,食指放在中指上用力一按,同时让食指突然滑落下弹击后脑(风池穴附近)120次,每次可听到“咚咚”如击鼓之声。
**(2)摩耳轮(摩擦双耳):晨起时,两手掌同时摩擦两耳壳23次,两手食指摩耳轮23,两手食指同时按揉两侧耳壳的耳甲艇、耳甲腔的23次;
**(3)提耳廓;两手拇指食指同时抓住耳廓上端,轻轻向上提12-23次;捋耳垂:两手拇指食指同时向下牵捋耳垂23次。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补肾健脑。增强听觉神经功能,使人头脑清醒,增强记忆,强化听力,预防耳疾,防治耳聋、耳鸣。
(4)按摩健耳:耳部按摩可增强耳窍气血循环、润泽外耳、抗耳老化、预防耳病等综合养生保健作用。按摩耳根:用双手手指按摩两耳根前后各12次;按捏耳轮:用双手轻按捏耳轮,上下按捏12次;摇拉两耳:用双手拇指、食指摇拉两耳郭各12次,但切忌用力牵拉;弹击两耳:用双手中指弹击两耳12次;揉耳垂:“用很轻微的力度向后慢慢绕转耳垂。轻轻地捏着耳垂的根部,然后用很轻微的力度向后转动。绕转的力度尽量地小,注意让周围的肌肉感到柔和的振动。为了不用力过度,将双臂抬起,嘴也尽量稍微张开一点,这样肌肉更容易感受到振动。揉耳垂4次后,将两只手的手掌轻轻放在脸颊上,按照从颧骨到腮的方向用轻微的力度抚摸。要想放松肌肉,就要用若即若离的、轻轻触摸的方式。轻轻抚摸4次后,再一次轻轻地捏着耳垂的根部向后转动,放松其周围的肌肉。下巴周围还有手臂也要放松,这样做才会有效果。”上述揉耳动作随时可作,亦可每天早晚两次。或者双手掌轻握双耳廓,先从前向后搓120次,再由后向前搓120次,以使耳廓皮肤略有潮红,局部稍有烘热感为度,每日早、晚各一次。其中拉耳垂可以治疗神经衰弱。
(5)按揉耳周诸穴:以双手食指端或中指端为着力点,分别按揉耳周围之耳门、听宫、听会与翳风等穴。每穴揉1分钟,以酸胀为度。通经活络,助听力。防治耳聋、耳鸣。
(6)搓擦耳前:以双手拇指桡侧或食指掌面,紧贴耳前,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反复搓擦约30次,以热为宜。通经行气,补益肾气。防治耳鸣,耳聋等。
注:①耳勿极听:所谓急听,是指长时间运用听力去分辨那些微弱、断续不清的音响,或超出耳膜负荷的声响。极听可损伤人的听神经,损伤人的精、气、神,从而影响耳的听觉功能。②防止药物中毒: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耳毒性抗生素;此外,奎宁、氯奎、磷酸盐类药,及氮芥、长春碱类等治肿瘤的化疗药物。
(7)耳病饮食养生:补肾饮食对于防治耳病,特别是年老肾虚所致耳病(耳鸣、耳聋)有益。如海参(补肾益精、滋阴壮阳、延缓衰老)、虾(补肾助阳、增强免疫力)、芡实(补肾固精、补脾除湿)、枸杞子、鳖甲、龟板、黑芝麻、樱桃、桑椹、乌鸡、山药、鸡蛋等。
(8)耳病养生药膳:①黄精聪耳汤:(黄精、茯苓各,葛根,糯米。上述四味加水浸泡30分钟,用文火煮成粥即可。)健脾益气,升阳聪耳。适用于脾虚导致的耳鸣、耳聋,伴有身体虚弱,四肢乏力。②女贞鸡:(女贞子、旱莲草洗净,乌骨鸡1只(去毛和内脏洗净),再加磁石(双层纱布包裹),葱白,生姜,酱油,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后打去浮沫,加入料酒,小火炖至鸡肉烂熟,除去女贞子、旱莲草、磁石即可,吃鸡肉喝汤。)滋补肾精,聪耳。适用于老年肾阴不足的耳鸣。③胡桃芝麻糊(核桃仁、黑芝麻、白糖适量、面粉。将面粉炒熟,加入碾碎的核桃仁、黑芝麻和白糖,搅匀即可。每日一次,用开水冲泡成糊状食用。)滋阴养血,补肾聪耳。适用于肾虚精气不足所致耳鸣、听力减退,伴有腰酸腿软,头晕等症。④枸杞红花酒(用枸杞子、石菖蒲、红花,浸泡于低度白酒300毫升内,一个月即可。)养血活血,通窍聪耳。适用于耳鸣耳聋日久不愈者。⑤姜葱萝卜丝(生姜、葱白各,鲜橘皮,鲜白萝卜,酱油,味精,芝麻油适量,芥末、胡椒粉少许。生姜、葱白、橘皮、萝卜洗净,生姜切粒、葱白切末、橘皮切丝、萝卜切丝,同入盘中,加调料拌匀即可,佐餐食用。)理气开郁,消痰通窍。适用于气血不畅、痰气阻滞耳窍之耳鸣。⑥菊花饮(菊花、芦根、槐花各,决明子,加水适量煮10分钟,或开水冲泡,代茶饮。)清肝火,泄肝热。适用于肝火内生所致耳鸣,伴口苦口干、目赤,性情急躁易怒等症。
(9)精神养耳:坚持规律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睡前可以听轻松婉转的音乐。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