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肺气通于鼻。”中医认为,经常无缘无故流鼻涕的人,多由肺气虚造成;嗅觉不灵敏,经常咳嗽,也可能是肺脏功能衰弱的信号;肺热则鼻孔出气粗而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鼻头发黑又枯燥的人,与肾有关,因此要注意节制房事;鼻子发红,表示心脏和血液循环有毛病;鼻子带有棕色。蓝色或黑色现象,表明脾脏和胰脏发生问题;鼻子上出现黑头,反映出食用乳类和油性食物太多,这些都需要进行生活调理。鼻与外界直接相通,鼻的养生保健,即为增强鼻功能,提高其防御能力、增强鼻对天气变化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其它呼吸道疾患的养生保健方法。
(1)浴鼻保健:使用冷水浴鼻和冷空气浴鼻,一是多在室外锻炼,多呼吸新鲜空气;二是一年四季尤其是清晨用冷水洗鼻。
**(2)按摩养鼻:分擦鼻、刮鼻、摩鼻尖三个动作,用双手拇指指背中间一节相互搓热后,摩擦鼻梁两侧26次;用手指刮鼻梁,自上而下刮动12次;分别用两手手指摩擦鼻尖各12次。通鼻窍。防治鼻炎、鼻渊、鼻塞。可以促进分泌鼻黏液,增强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的发生。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鼻子上端,两眉之间,能刺激嗅觉细胞。
**(3)穴位按摩:按摩迎香穴、巨髎、四白穴、通气穴、口禾髎穴、印堂穴,每次选2-3个,各按摩120次。
**(4)捻鼻(搓鼻):用两手食指轻轻从两侧鼻翼开始沿鼻梁和鼻背至目内眦下,上下反复(搓)捻擦,12-30次至发热为止。然后按揉迎香穴30-120次。能宣肺通窍,健肺养生,通气健鼻,防止感冒和鼻炎,。
**(5)浊气宜常呵(浊宜常呼)(按摩养生诀): “浊气宜常呵”,又称鼓呵。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提到的“养生六字诀”,其目的是吐出脏腑浊气、病气,吸入天地清气,达到调气、生气、运气、养气的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腹式呼吸,降低呼吸频率、提高换气量,可以很快排净肺内的浊气,延缓心肺衰老过程。简单做法:吸气鼓动胸腹部,待感到胸腹部气满时,停闭呼吸片刻,稍抬头缓缓张口呵出浊气,以5-7次为宜。能消积聚,去胸膈满塞。(参见“六字诀”和“腹式呼吸”有关内容)
(6)清气宜常吸(按摩养生诀):“清气宜常吸”。缓缓吸气,以意送至丹田,与呼出浊气互相配合,一呼一吸,呼浊吸清。能补肺益气,去肺热及气雍咳嗽。
(7)调整呼吸结合按摩养鼻:首先,思想集中,意守丹田,头正颈直,两眼半闭,口微闭合,舌舐上腭,以鼻呼吸,松弛自然;其次,用右手食指腹,从鼻根部沿鼻梁自上而下轻轻地按摩20次,再沿鼻子周围按摩20圈;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捏住鼻梁两侧,捏紧后松开,再捏紧再松开,连续20次;最后将两手掌搓热,用右手掌捂在鼻子上,轻轻地拍打20次,再进行10次深呼吸运动即可。可以连续做2遍,时间为2-5分钟。
(8)鼻子的饮食养:①鼻出血的饮食养生:鼻出血期间,饮食宜清淡,要补充有利于止血维生素A、E和C等,宜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如荠菜、芹菜、莲藕、柑、橙、苹果、酸枣等。可以选用清热凉血止血的食品,如藕(连节)、甘菊花、旱莲草、鲜蚕豆花、雪梨、萝卜汁、韭菜汁、西瓜子、红枣、绿豆、槐花、白术、山药、夏枯草、茯苓、龙眼肉、阿胶等。②鼻炎的饮食养生:鼻炎发作期,一定要忌食生冷辛辣、油煎、酸涩的食物。可以适当增加能够提供免疫功能的食品,如木瓜汁(含有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的物质)、橘、橙、西红柿、草莓、胡萝卜、藕、苦瓜等。对过敏性鼻炎(或过敏体质)还要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鸡蛋、牛奶或其他海鲜、及动物蛋白类,以及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9)鼻子的药膳养生:①二根饮(白茅根、芦根、竹叶。三味中药煎煮20分钟滤汁,代茶饮。)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鼻腔干燥出血,或兼见咽干、咳嗽等肺热症状。②栀子菊花粥(生栀子、菊花、鲜茅根,粳米。栀子、鲜茅根、菊花煎煮取汁350毫升和粳米煮粥,熟后加盐调味即可,每日一次。)清肝热、凉血止血,适用于肝火旺盛导致的鼻出血、口苦咽干、烦躁易怒。③防风粥(防风、黄芪、苏叶、粳米。将防风、黄芪、苏叶加水煎煮15分钟,取药液加适量水与粳米煮粥即可。)补气固表、温通鼻窍,适用于慢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偏于体质虚弱,容易感冒者。④桑菊薄荷茶(桑叶、菊花、辛夷、白芷各,薄荷,沸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辛凉解表,通鼻窍,适用于鼻炎早期或急性期出现鼻塞、眼干、流泪等病症。⑤红枣羊肉粥(羊肉,洗净加水煮一开倒去水,当归纱布包裹,红枣10枚,粳米加入清水适量煮粥,煮至羊肉烂熟即可)温通阳气、补虚通窍。适用于老年体弱,经常容易感冒者。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