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准养生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中医养生实务手册》连载6)
日期:2017-10-25 阅读:3681次 作者:王文新 陈玉洁 来源:

(九)因人而宜,个体的适应性原则

    人体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因此,中医养生必须重视气候、地理环境与自身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坚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养生,就是适应四时变化,适应地理环境的原则。但更重要的是,坚持因人而宜个体适应性的原则。

    因人而宜,就是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条件和环境,来采取适合于自己的养生措施。年龄不同,生理机能亦不同。青壮年人气血充足,生机旺盛;老年人气血衰少,生机减弱。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特点,特别是妇女有经期、孕期、产期等情况,这些都决定了养生措施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个体的差异,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措施的不同,个体素质不仅有强弱之分,而且有偏寒偏热等阴盛之体或阳盛之躯,这也决定了养生措施的不同。

现代医学认为所谓体质,是人体在遗传禀赋于先天获得性的基础上,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上和心理、生理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这种特性往往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的倾向性。体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普遍现象。最能反映体质差异的生活现象就是饮酒后的反应,有些人喝酒很多不会醉,而有些人喝一点,甚至闻到酒味就醉了。又如牛奶,现在营养学家都推荐喝牛奶。可有的人喝了牛奶就腹部不舒服,更有人腹泻。这样的人,按中医的认识是脾湿体质者不能服。“脾湿作泄者不得服(牛奶)”(《本草经疏》)。“膈中有冷痰积饮者,忌之”(《本草汇言》)。因此,了解了自己的体质特点,人们就可以选择符合自己身体特点的具体养生措施。

我们在讲养生时往往强调了普遍性养生原则,而忽略了个人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忽略了不同个体体质差异和个体适应性和需要。这一点必须强调,天下绝没有一个适合任何人的单一养生处方。具体的养生措施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要全面地看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实际应用养生原则上要充分体现因人而宜,个体适应性原则。因人施养,才能有益于机体的身心健康,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从儿童少年保健抓起的原则

一说到养生,大多数人就认为那是老年人的事,更有些人认为至少是退休以后的事。其实不然,中医历来认为养生应该从小抓起,金·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人欲抗御早衰,尽终天年,应从小入手,苟能注重摄生,可收防微杜渐之功。”张景岳更强调指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40岁左右的中年人死亡率大幅度上升,男大于女。常见的死亡原因有: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而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趋于年轻化。为什么中青年人就患上了老年病,究其原因就是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饮食不合理等。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衰老,衰老是从中年开始,即从40岁开始。有人研究发现,人在30岁左右,各项生理功能的发育程度已到了顶点,从30岁开始,人的生理功能每年都会丧失0·8~0·9%。而人体的免疫功能从十几岁开始就会逐渐下降,身体的细胞从25岁左右开始走向衰老,到了40岁,人的精力就不如从前旺盛,皮肤也会变薄,失去弹性,肤色会变得暗淡,易患多种疾病。据统计,从30岁开始人的脑细胞就会逐渐减少,60岁以后显著减少,到了75岁时脑细胞的数量只有年轻人的60%左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延迟这些疾病的发生,必须做到预防为主。中青年时的高度消耗与健康透支,可使组织器官提前衰老,过早地发生老年病,等到六七十岁时才开始养生,已经太晚了,各脏器组织的衰老已不可逆转。所以说养生要从中青年开始。

如果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角度来讲,养生就应该从小抓起,只不过我们的习惯不叫养生而叫儿童少年保健。就是从小就要培养和训练有规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据《健康报》报道:由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首次以全国范围抽样调查掌握的学龄少儿慢性病病患数据,向家长们发出了警示——每百名少年就有3人以上患代谢综合征,有7人患高血压,有64人在“代谢综合征”指标检测中至少一项异常。我国学龄儿童少年中的糖尿病患者达59万人,空腹血糖受损者达70万人,血脂异常者达563万人,高血压患者达1790万人。根据该调查报告,我国15~17岁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7%;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3·3%;有19·8%相关指标检测至少两项异常,有64·1%相关指标检测至少1项异常。学龄儿童少年,糖尿病患病率为2·3%;血脂异常率为2·2%;城乡学龄儿童少年体重超重率分别为8·1%3·1%,肥胖率分别为3·4%1·3%。调查发现,在超重肥胖的少年中,不仅代谢综合征患病危险性增加,其患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和高血压的危险性,均高于正常体重少年。调查证明,儿童少年时期的营养与行为和生活方式问题所造成的健康损害,往往不可逆转。预防儿童少年慢性病,需要重视对合理膳食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引导。所以在中老年人重视养生时,千万不要忘了孩子们的保健啊,那是他们养生的基础。

(十一)知行并重,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

养生首先要“知”,“知”就是学习健康保健养生科学知识,获得正确的健康保健养生信息,树立养生保健意识,增强养生保健观念,掌握精准养生保健方法。对养生保健的无“知”,是影响健康长寿的大敌。

“行”是指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进行养生实践。养生之道,知之重要,而行之更重要,不能坐而论道。养生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才能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WHO指出“千万不要死于无知”,也不要死于“知之而不为之”。   


“一步登不上泰山,一口吃不成胖子”,养好身体也必须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而不能想起来一阵子,兴头一过一切养生原则和方式全不顾,随心所欲起来。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它要贯穿于人的一生,其本质是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建立一个科学的生活方式。这绝不是一天、一月、一年的事,就要坚持天天作,年年作,真正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因此,必须养生将贯穿于人的一生,知行并重,坚持持之以恒的原则。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东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