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介绍
小儿脑瘫的针刺配合按摩艾灸治疗
日期:2018-03-22 阅读:1787次 作者:陈玉洁 来源: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指出生前、后1个月内,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以小儿大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惊厥,四肢运动、听觉与视觉障碍及学习困难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是多种原因一起脑损伤而致的后遗症。属中医儿科“五软”、“五迟”的范畴。患儿常常有早产、难产、产后窒息、新生儿脑病、中枢神经感染、脑外伤等病史。

【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认为此病由先天亏虚、肾气不足所致。本病的病位在脑,与五脏密切相关。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或后天失养,或病后失调等,致气血虚弱,脑髓失充,五脏不足,筋骨肌肉、四肢百骸失养,形成的亏损之症;或因痰瘀阻滞,损伤脑络,筋脉受伤。脑为元神之府,脑髓不充,经脉瘀阻,神失其聪,导致智力低下,反应迟钝,语言不利,咀嚼无力,时流涎水,四肢无力,手软不能持,足软不能站立;或感受热毒,损伤脑络,后期耗气伤阴,脑髓及四肢百骸、筋肉失养,为主要病因,导致本病。因此,“脑髓空虚、督脉瘀阻、窍闭神匿”为本病基本病机。

【治疗原则】

以“补益脑髓,通调督脉,醒脑开窍”为基本治疗原则。

【辨证要点】

主症: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四肢运动功能障碍。

轻证:单侧瘫痪或行走不稳,囟门闭合较晚,出牙延迟,但神情清爽。

重证:双侧瘫痪或筋骨痿弱,不能言语,精神萎靡不振甚至痴呆。

痉挛型:因椎体系受损而表现为,受累肌肉的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可出现单瘫、偏瘫、截瘫、三肢瘫、四肢瘫等。

运动障碍型:主要由于椎体外系损伤出现不自主和无目的的运动,可表现为手足徐动或舞蹈样动作等。

共济失调型:因小脑受损出现步态不稳,指鼻试验易错,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等。

混合型:兼见上述任何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的为混合型。常伴有智力障碍、癫痫、视力异常、听力减退和语言障碍等。

【临床分型】

1、肝肾不足:筋骨瘦弱,发育迟缓,坐立、行走、生齿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智力低下,反映迟钝或肢体瘫痪,筋脉拘急,屈伸不利,急躁易怒或多动秽语,舌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弱。

2、心脾两虚:肌肉消瘦,四肢不温,筋肉痿软,头项无力,手不能举,足不能立,咀嚼乏力,口开不合,舌伸外出,流涎不禁,面色无华,精神倦怠,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少气懒言,语言发育迟缓,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3、痰瘀阻洛:痴呆失语,反应迟钝,手足软而不用,舌淡紫或有瘀点,脉沉涩或弦或滑。

【针刺治疗】

滋养肝肾,补益脑髓;化瘀通络,通调督脉;健脑益聪,醒脑开窍。取肾(补先天)、脾胃经(补后天)、肝胆(强筋骨)、督脉及夹脊(通经开窍)穴位为主。

主穴:百会(督脉)、大椎(督脉)、身柱(督脉)、风府(督脉)、肾俞(膀胱经)、脾俞(膀胱经)、肝俞(膀胱经)、心俞(膀胱经)、四神聪(经外奇穴)、夹脊(经外奇穴)、太溪(肾经)、太冲(肝经)、悬钟(胆经)、三阴交(脾经)、足三里(胃经)、合谷(大肠经)、阳陵泉(胆经)。

方义:以督脉、背俞穴补先天,用阳明经穴补后天。太溪、肾俞培补先天肾经之不足;足三里为阳明经穴,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取足三里、脾俞培补后天之本,化生气血,滋养筋骨脑髓;合谷调理气血、化瘀,通调经气,疏通经络;太冲、肝俞疏肝利胆,滋养肝经,强筋骨;百会、大椎、身柱、风府穴属督脉,疏通督脉,督脉入络脑,能补髓健脑,开窍益智;四神聪、心俞健脑醒脑、益智宁神;悬钟为髓会,溢髓补脑健脑,强壮筋骨;阳陵泉为筋会,可舒筋通络。强筋壮骨;夹脊穴通阳活络,强壮腰脊。

配穴:

1)肝肾不足:必取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

2)心脾两虚:必取脾俞、足三里,加心俞、中脘;

3)痰瘀阻洛:加膈腧、血海、丰隆(除湿祛痰、清神志、安心神);

4)上肢瘫痪:必取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加肩髃、手三里、后溪;

5)下肢瘫痪:必取足三针(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加环跳、风市、伏兔、阳陵泉、委中、承山;

6)头项倾斜,颈软无力: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抒)、风池穴、大椎、颈夹脊(C3-7);

7)腰部瘫软无力:加腰阳关、腰三针(肾俞穴2个,命门一个);

8)语言障碍:取百会、四神聪,晕听区、语言一区、语言二区、语言三区(语言一区:运动区的下2/5,为面运动区,亦称语言一区;语言二区:从顶骨结节后下方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长直线;语言三区:晕听区中点向后引长的水平线。晕听区:从耳尖直上处,向前及向后各引的水平线。)、通里、舌三针(上廉泉及左右旁开1寸各一针),如构音障碍或流涎者加地仓、廉泉。

9)听觉障碍:加,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足临泣。

10)智力低下:加智三针(即神庭穴、和神庭穴左右各一个本神穴或发际正中1针、左右旁开3寸各1针。可以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力)、四神针(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旁开1.5寸共四个穴)、脑三针(脑户和左、右脑空穴)、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为第一针、前后旁开1寸各一针。可提高智力。)(注: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颞三针合称弱智四项)。智力障碍:手智针(内关、神门、劳宫),足智针(涌泉、泉中外、泉中内)。注意力不集中:定神针(在脸部,当人中沟下1/3与中2/3交点处,当督脉水沟穴下方)。

11)共济失调型:加,脑三针。

12)痉挛型脑瘫:头部运动区、平衡区、百会、四神聪、头维及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悬钟、解溪、太溪、昆仑。

13)尖足配:踝三针(解溪、昆仑、太溪)。

手法:主穴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主穴可分可分23组,即夹脊为一组、其余为一组或分两组,隔日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期间捻转行针1次或数刺法,不留针。配穴按虚补实泻法。

14)善忘:天府、列缺、曲池(癫狂)、脾俞、委阳、幽门悬钟、神道;

15)醒脑、开窍、聪耳:商阳、合谷、下关、厉兑、隐白、少冲、涌泉、太溪、内关、中冲、中渚、支沟、神门、后溪、风池、大敦、风府、百合、四神聪。

16)镇静安神:合谷、足三里(聪耳明目)、隐白、三阴交、少海、通里、阴郄、少泽、心俞、肝俞、膏盲俞、申脉、太溪、内关、劳宫、神门、后溪、身柱、陶道、大椎。

17)健脑益智:少海、心俞、肾俞、(滋补脑髓、聪耳明目)、膏盲俞、申脉、照海(养心安神、补肾健脑)、劳宫。

操作:风府穴,朝鼻尖以下方向针刺1寸左右,切勿向上深刺,以免误入枕骨大孔;四神聪,分别从4个不同方位刺向百会穴;四神针,分别向外平刺;背俞穴宜斜刺、浅刺;智三针向后刺;脑三针、颞三针沿皮向下刺;其余穴位常规针刺。

【头针治疗】

1、取额中线(在额部正中,前发际上下各0.5寸,即督脉神庭穴向下1寸)、顶颞前斜线(在头侧面,从督脉前顶穴至胆经悬厘穴的连线)、顶旁1线(在头顶部,顶中线左右各旁开1.5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直线,长1.5寸。)、顶旁2线(在头顶部,顶中线左右各旁开2.25寸,从胆经正营穴向后1.5寸。)、顶中线(在头顶正中线上,从督脉百会穴向前至前顶穴1.5寸。)、颞后线(在头侧面,从胆经率谷穴到曲鬓穴。)、枕下旁线(在枕部,从膀胱经玉枕穴向下引一直线,长2寸)。每次取2-4穴,双侧取穴,用1.5寸毫针,进针时针与皮肤成30°角,迅速刺入帽状腱膜下,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将针体与头皮平行,推送至所需的刺激区,一般进针,留针1-4小时,留针时可以自由活动,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

2、取运动区(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如果鬓角不明显,可以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厘米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足运感区(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向后引3厘米长,平行于正中线。)、感觉区(在运动区向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既是。)、平衡区(在前后正中线的后点旁开3.5厘米处的枕外粗隆水平线上,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语言区(语言一区:运动区的下2/5,为面运动区,亦称语言一区;语言二区:从顶骨结节后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语言三区: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长的水平线。晕听区: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用1.5毫针,沿头皮斜刺(囟门末闭者应避开),捻转进针,当针尖低达帽状腱膜下层时,再沿刺激平头皮刺入,留针1-4小时,留针时可以自由活动,留针期间作一次手法,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隔5-7天后,再继续下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①严格消毒,以防感染。②对精神紧张、过饱、过饥者应慎用,不宜采取强刺激。③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患有严重心脏病、重度糖尿病、重度贫血、急性炎症和心力衰竭者;头部颅骨缺损处或开放性脑损伤部位,头部严重感染、溃疡、瘢痕者,不宜采用头针治疗。④中风患者,急性期如因脑血管意外引起有昏迷、血压过高时,暂不宜用头针治疗,须待血压和病情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如因脑血栓形成引起偏瘫的患者,宜及早采用头针治疗。

【按摩治疗】

按摩部位:

①经络:督脉、肾经、脾经、肝经、膀胱经。

 ②穴位:百会、命门、关元、劳宫、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③手足:手指、脚趾。

操作手法:

①经络:沿经络循行部位用指推法,推揉每条经推揉三次,然后拍打一次。每天一次。

②穴位:每个穴位按揉2-5分钟,每天两次。

③手足:先掐按摩手指,从两侧拇指开始,每个手指掐按12次,指尖略加力;然后如法掐按脚趾,每天至少两次。

【艾灸治疗】

艾灸部位:足三里、三阴交、神阙、涌泉。

操作手法:艾条悬起灸,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提示:①鼓励家长平时多为患儿作按摩和让患儿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②家长要多与患儿交流,作益智游戏。

注:①耳三针:听宫、听会、完骨。

    ②鼻三针:迎香、通鼻(上迎香)、印堂(或攒竹)。


         专家介绍:zp - 副本 - 副本.jpg

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工作四十余年。擅长应用针灸与各种理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治疗脑血管病、头痛、眩晕、失眠;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肢体麻木、肌肉痉挛、带状疱疹;咳喘、耳鸣、胃痛、尿储留、尿失禁、肥胖症、痛经等常见病多发病。经验丰富,疗效明显。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