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到、秋意浓,寒来暑往,添衣加被,终于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秋天。秋分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昼夜均等,秋分过后,太阳的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就开始了昼短夜长的日子。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就有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秋分过后北半球逐渐步入深秋,气温也就会变得一天比一天冷了。
随着北半球白昼逐渐变短、气温的变冷,阳光照射也不再充沛,人体与阳光相关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减少,造成人体兴奋性降低,以至于人们到了这个时节会情绪低落、感觉疲劳、甚至会出现心情抑郁的情况。从中医角度来说,秋季在脏为肺,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所以,到了秋季季节变化的时期,看着秋风冷雨、花木凋零,出现凄凉、悲伤、抑郁等等“悲秋”的情绪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
但是如果长时间处于“悲秋”状态下,人们会丧失愉悦感、自信心会下降甚至会感到自卑、会精力下降而感到疲劳、会出现睡眠障碍,严重的还会出现自杀的念头。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遏制“悲秋”情绪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刺激。
首先,需要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保持心境的安宁,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集体活动,让自己处于欢乐的环境中,唱歌、跳舞、聊天都可以转移不良情绪,只要开心就能打败悲伤,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喜胜忧”。其次在阳光明媚的天气出门晒晒太阳,晒太阳是一种非常好的补充阳气的方法,暖洋洋的日光照在身上,闻着干燥、温暖的太阳的气息,心中的阴霾也就散了。再次随着气温的下降,真正可以“贴秋膘”的好日子也就来了,适当吃一点热量比较高、味道芬芳浓郁的食物,以及适当的进食一些甜食(糖尿病患者除外),也会让自己觉得满足而愉悦,常常听到有人说:“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就吃一顿好的,如果不行,那就吃两顿”当然一定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均衡,中国人讲究的是“过犹不及”。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要适度的增加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调动人体的阳气,促进气血运行,同时通过运动可以使内啡肽分泌增加,从而增加自己的愉悦感;同时适宜的运动还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部寒冷刺激的抗御能力。我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耐受程度选择快走、跑步、爬山等等活动,让自己处于大好河山之中,惆怅情绪那是不存在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秋季适度的加强并坚持体育锻炼好处多多,但是一定要量力而为,并且要做好必要的防护。首先要合理的增减衣物,防止穿衣单薄而感受风寒,也要防止穿的过多造成大量出汗,更要注意避免穿着锻炼后汗湿的衣物在冷风中停留。第二,寒冷天气是我们的身体体肌肉容易变得僵硬、柔韧性会减低,所以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必须的热身活动,以避免运动中发生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的损伤。第三,运动一定要量力而为,避免运动过量,秋季收敛,人体进入内养时期,过度的运动会造成汗出增加,从而引起阳气耗损,不利于秋冬养生,所以运动一定选择自身耐受性好的轻松和缓的项目。最后还要提示一点,秋季燥为主气,天气干燥多风,运动时出汗也会造成体内水分的流失,所以秋季一定要注意阴液的留存和补充,运动时注意补水,运动后注意进食一些养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说梨、藕、荸荠、百合、银耳、蜂蜜等。(责编:许晓华、杨迪)(选自《人民网》)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