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阅读养生
《中医的脚印》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出版
日期:2021-11-07 阅读:955次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

6f099f119f3977a9d40b9df4f174401.jpg


67cf14bc4ad3e16e65d4314675e4c89.jpg


书名:《中医的脚印》            

书号:978-7-5192-2251-2

作者:王宏才

出版日期:2016.03               

开本:16开                             

定价:36.00元


大艾无疆   

原本这个世界就有一种能量,那就是“太阳的光辉”。我们只是在能量转化的世界里游荡。

 

神奇的穴位  

一个穴位的神奇,有文化的演绎,也有人们对神奇的向往,这种向往常常来自最原始的体验。

 

为什么会有经络  

我们看到的经络模样或许还有缺陷,但是经络的价值存在不是一个错觉。无论是我们因为谜才信,还是因为信才谜,习惯成为自然,它改变着我们的心理,影响着我们的生理。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其起点和终点都是经验。

 

气的谜团 

气是无形的,但有能量;就像目光是无形的,但是有力量。

 

五脏的边界 

对器官的不同认识,一直在模糊着我们的视线。

 

放血疗法三千年 

中国人熟悉放血疗法,因为它是针灸的一部分。其实,放血疗法更是世界医学的一部分。




作者:王宏才博士,知名中医学者、临床专家。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师于2位国医大师郭诚杰教授(硕士)、程莘农院士(博士),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CHN-32)副主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秘书长,美国中医针灸医师联合会高级顾问。


《中医的脚印》编辑手记

文 | 马可为

能结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王宏才教授,并为他的作品担任责任编辑,这是我的幸运。

 

第一次见到王宏才教授,觉得他不太像我想象中的“中医”专家,因为他很“洋气”。随后,我阅读他发来的书稿,很快就被目录中的一句话———“气是无形的,但有能量;就像目光是无形的,但有力量”———震撼到了!中医中的“气” 始终是一个让学西医出身的我感到非常困惑的概念。“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对于习惯了以化验单、影像片这些看得到的证据为思维基础的西医而言,它显然过于抽象且难以理解,因此,这么多年来,每次听到中医里“气” 这个词,都是从我脑中一滑而过,了无痕迹。此番看到王宏才教授对“气”的诠释,我仿佛一下子被一种力量击中了,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必言明,却完全意会,真是痛快!他的这句话大气磅礴、功力深厚,传递出了他对中医的情感、思考、执着、信念,让我对这部书稿肃然起敬!

 

客观地讲,这么多年来,虽然我们口头上一直在说中医是祖国的瑰宝,是国粹;但与西医相比,很多人都未曾平视过。即便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中医狠狠扳回了一局,但很快就有人说,青蒿素的贡献也不能算是中医的胜利。想起西医刚刚进入中国不久,梁启超先生因肾病在北京协和医院被切错了一侧肾脏,可是为了不影响西医在中国的推广,梁先生对这次事故没有任何谴责,依然积极为西医呐喊。而中医护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却一直遭到非议。

 

以前,我对中医也有一种陌生感和疏离感,原因不外乎是来自西医的优越感和对西医的绝对自信。西医所说的每句话、每个理论都有证据,或细胞,或分子,或基因,我们已习惯于西医的明明白白;而中医呢?就像我刚才说的“气”,谁能告诉我“气” 在哪里?既然说不清在哪里,让我怎么相信呢?这就是我原来的认知。相信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吧。

 

第一遍读了王宏才教授的书稿后,我竟有种发自内心向中医说声道歉的冲动。我们的先辈是怎样在原始荒芜的毫无现代科研手段的情况下,一点点凝聚出了如此令人惊诧的智慧?我们一代代人受益于此,而现在的我们又怎能如此自大地忽视这一切!

 

王宏才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在中医领域研习多年,他不断学习着中医,实践着中医,感悟着中医,思考着中医,热爱着中医。《中医的脚印》是厚积薄发之作,是他情感的表达,更是他智慧的升华。他没有刻意去为中医做激昂的辩解,而是客观冷静又不乏幽默地讲述着中医里那些核心的道理。他沿着中医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串串脚印,细腻地探寻生命与健康的逻辑。在西医主导的现实世界里,自信地唱出了一首中医的“欢乐颂”!

 

“大艾无疆” “神奇的穴位” “为什么会有经络” “气的谜团”“五脏的边界” “放血疗法三千年”,仅从这些标题看,就足以让普通的读者兴趣盎然。而书中对中医核心元素的历史探究、发展脉络、神奇智慧、现实关联等的巧妙梳理,更让人有种甘之如饴的感觉。比如,在写到“脾与甘”的关系时,他这样说:

 

“在石器时代,要想获得甘甜的食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糖是人类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缺乏的东西,因此,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味觉上对甜的渴望。巧克力是甜的,水果是甜的,谷物咀嚼到最后也是甜的,这些甜的东西在脾胃的运化下,最后都变成一个更甜的东西———葡萄糖。葡萄糖是细胞中线粒体释放能量的原料,正常情况下,我们只有通过吃才能获取。现在我们知道,人们渴望甜,是对力量的渴望,因为,能量的味道是甜的……甘放在嘴里是一种味道,品完之后,我们知道了脾的脾气。”

 

这种从人的进化切入,以人的生化收场的联想表达,让人对脾主运化、脾主甘甜、脾主肌肉力量的中医概念浮想联翩。

 

作为一个学习西医的人,很难把“肾与耳朵” 联系起来。但在这本书里,王宏才教授用DNA螺旋结构、子宫、圣母玛利亚的耳朵受孕等看似“荒诞”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耳朵是一个敏感的器官,因为它会触动你的肾气”,并且机智地总结到:“肾虚可以引起听力障碍。听力障碍有三种,轻者是听力下降,中者是耳聋耳鸣,最严重的是听不懂人话。前两种相对好治,后一种病入脑髓,不仅要补肾,而且要补脑,好在‘肾主脑生髓’。”

 

由于从事了医学编辑工作,我也阅读了一些中医书籍,但对艾灸的作用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原因是那些艾灸原理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很难深入脑髓。本书中有一条线打通了我的思维脉络,那就是“太阳—生命—火—艾灸”的纹理和牧师的救赎所串起来的逻辑。“太阳是人类共同的自然崇拜对象,太阳图腾维系着人类的和谐与生存。是什么造就了太阳文化,是人想借着文化的力量来传递太阳的能量吗?对这个问题,不管有没有答案,神农医药中的‘阳气’ 理论至今散发着它独特的热量。”我在这段话前停留了好长时间。一本好书,不仅要读,还要静下心来思。

 

很多学西医的人,都特别喜欢用“脾” 这个能看得见的解剖脏器来攻击中医的不科学,他们会说,脾是个免疫器官,中医怎么会有脾胃不和这样的说法,根本没有道理嘛!殊不知,包括脾在内的五大脏器,竟是西医借用中医的。当西方医学被引进中国的时候,人们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些脏器,就直接按照中医的说法———心、肝、脾、肺、肾———翻译了过来,本来中医所说的脾就不是西医解剖上的脾,中医的五脏不仅是部位,更是一种信息的集合,当我们能理解中医背后的哲学思辨和智慧时,我们也许就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中医了。这也是《中医的脚印》一书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思考和收获。

 

疾病使人类一直行走在“生死” 疲劳之间,中医几千年来在人类的繁衍壮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最基础的西方医学———解剖学———在16世纪就诞生了,但西医的真正发展只是近一百多年的事情。从医疗保健的角度而言,我觉得中医之于西医,有点像柳词之于苏词,一个婉约一个豪放,一个望闻问切神圣工巧,一个刀光剑影速战速决。豪放者气场更强,所以场面上一定压过了婉约,但中医的春风化雨很多时候可以柔弱胜刚强。王宏才教授在书中给读者点拨了很多健康养生的智慧,简单简约却深刻入里。比如,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可我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王宏才教授告诉我们:火的实质是燃烧,而火气太大只是燃烧自己,却照不亮别人。此话如此简单幽默却是那么发人深省。穴位治疗是中医独具特色的疗法,书中以百会、膻中、神阙三个穴位为例,讲述了生动的穴位法则和健康道理。总之,书中实在是精彩纷呈!

 

作为一名曾经的医生,也作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更作为一名传播优秀文化的出版者,我非常感谢王宏才教授为社会奉献的这部作品。他不仅讲述了精彩的中医故事,更唤起了我们的思考,带给我们信心和实实在在的收获!希望有更多的人和我一样,通过王宏才教授的作品,更虔诚地去尊重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存在和文化存在。封底中呈现的“丈量中医的长度和厚度,感受生命的广度和温度”便是我对这本书由衷的评价。

 

原计划在这本书出版前,按常规套路找些名人进行一番推荐,但随后我却改变了主意。好书何不任性一下?就让这本书自然而然地生机勃勃吧!

 

有人说:“知识是在自己脑海中塞进别人的想法,而智慧是在心灵深处聆听自己的脚步。”亲爱的读者,当你看完这本书,咀嚼消化后,请尝试着听一下自己的脚步声……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