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阅读养生
《北大蒋文跃的中医养生课》海南出版社(网络有奖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日期:2021-01-29 阅读:1399次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

好书不止5折 (1.18-2.10)


  •                      北大蒋文跃的中医养生课 从认知中医到自我防治的家庭健康读本养生


推荐



1.北京大学医学部蒋文跃教授写给所有人的中医养生书

本书脱胎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蒋文跃教授为校本部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通选课《中医养生学》,凝结了他30余年教学和临床经验的精华。读懂本书,就如同学习了呵护全家人的中医养生通识课——懂阴阳、安五脏、调体质,让您明了中医之道;食疗、药疗、穴位按摩,教您实用的中医之术。

2.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解决大家都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非医学专业的普通百姓喜爱中医、自学中医的大有人在。那么,如何自学中医?钻研古典医籍,不知从何下手;读中医现代教材,又总有隔靴搔痒之感。本书语言简明、例证丰富,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是一套真正面向普通百姓的、能把中医理论说明白的中医养生书。

3.从治病原理到调理方法,解答您关于中医养生的困惑

心明明是循环器官,中医为什么说心主管神?“肝主疏泄”究竟是啥意思?属于泌尿系统的肾脏怎么会储藏生殖之精呢?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到底是什么?中医连细菌、病毒都搞不清楚,怎么就把炎症治好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几乎是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会碰到的,在本书中,您的疑惑都能得到解答。

4.详解9种常见体质,解决全家人各类常见健康问题

体质不是病,但可以决定你会得什么病。本书的体质分类是一种直观分类法,一看就会。您可以参照书中对不同体质的详细讲解,通过形态相貌、生理病理、心理性格等三方面来判断自己属于哪种体质,及时发现疾病前兆,更可以根据书中所给的食疗、药疗、运动、心理疏导等方法自行调理。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蒋文跃用简明的语言、丰富的例证为您揭开中医的神秘面纱,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地告诉您,中医养生的核心是什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

本书分上下册,按照认知中医、中医基础、养生之本、体质养生、运动养生、食养原则、儿童保健、妇科保健、老年病保养、中药养生、经络穴位养生、房事养生等12个备受关注的健康主题层层递进,一次性讲透大众应该了解的中医养生的原理和方法。读罢本书,即便您毫无医学基础,也能将迅速掌握中医养生知识并运用到生活中,帮您和家人从生理到心理都获得健康,从此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作者简介



蒋文跃

中西医结合硕士、中医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中西医结合教研室副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30余年,治疗病例数万例。

早年曾受教于首批国家级名中医蒋文照教授,后师从著名中医大家鲁兆麟教授和中西医结合专家李顺成教授。英文论文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等奖。

他的课,让北大学子倾服中医的科学性,让普通百姓也能读懂中医,真正做到了让传统中医的精华“飞入寻常百姓家”。

目  录


上册
第一章 认知中医
01 为什么中医总是被“神化”与“妖化”
02 养生到底养什么
03 五花八门的养生说法,我该听谁的
04 中医治人,西医治病:治人与治病有何不同
第二章 中医基础
01 “阴阳”的本义
02 怎样用阴阳理论来解释生理、病理
03 阴阳理论对养生有什么意义
04 中医的五行与算命的五行有何不同
05 正气、邪气、大补元气——我们在补什么气
06 人身三宝:精、气、神如何保养
07 中医之心:为何心会主管精神、意识、思维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作者序

我时常觉得医书是不能轻易写的。人言为信,读者会将书中的内容作为信条去尝试,如果医书传达的信息是错误的,其危害性可想而知。况且历代的医书已汗牛充栋,如果没有什么亲自验证的新意,就不要轻易去著书立说。那么,为什么我要写这本书呢?这本书的出现,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及中医的复兴,非医学专业的普通百姓喜爱中医、自学中医的大有人在。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中医养生的热度更是日益高涨。常有人问我,如何自学中医?钻研古典医籍,不知从何下手;读中医现代教材,又总有隔靴搔痒之感。与此同时,“挺中医”与“贬中医”的论战频频见于各类媒体,甚至许多高学历人士也常常参与其中。然而,我发现这其中真正平心静气地进行理性讨论的少,抬杠式争吵甚至谩骂的居多。

对于中医的态度,时下有两种说法很盛行,一种是将古典中医玄化拔高乃至神化,引得外行如痴如醉;另一种是在科学的名义下把中医批得一无是处,将其斥为“伪科学”。然而有关中医核心概念的争论,答案往往很难在古典医书及现代教材中找到。比如阴阳五行在算命风水中盛行,以此作为核心理念的中医怎么会是科学?心明明是循环器官,中医为什么说心主管神?“肝主疏泄”究竟是啥意思?属于泌尿系统的肾脏怎么会储藏生殖之精呢?看不见摸不着的经络到底是什么?中医连细菌、病毒都搞不清楚,怎么就把炎症治好了?诸如此类的问题几乎是每一个学中医的人都会碰到的,甚至很多从事中医工作很久的人也想不明白。我认为,市场上缺乏一本面向普通百姓的、能把中医理论说明白的书,我内心一直想写一本这样的书,却始终没有动笔,因为总有些问题没有完全弄清。

作为常年在西医院校开展中医教学工作的教师,我一直努力试图还原中医最核心的理论在历史上的来龙去脉,并作出现代解读——这种解读的原则是不失中医之灵魂——再客观理性地分析其优势与缺陷。虽然我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但也从来没有脱离临床,因此在我的课堂上几乎所有理论都会结合案例予以说明。意想不到的是,这种亦中亦西、融汇古今、以案说医的授课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后来我想: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如果对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不甚了了或者有成见、偏见,那对于传播中国文化一定是有损害的。因此,我面向北京大学校本部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通选课《中医养生学》。虽然名之曰“养生学”,但是实际上我带着私心,希望借养生之名做好中医常识的普及,这门课程中有三分之一课时的内容是解读中医核心理论。这门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吸引了一些社会人士旁听。后来,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的编辑来学校旁听我的课,觉得内容很有意思,希望将该课程放到喜马拉雅上。由于要面向社会大众,我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外妇儿老等各类常见病的保养内容。由此,这门课程就几乎包括了中医养生学涉及的方方面面。

后来海南出版社的宣佳丽女士来找我,希望将此课程编辑成书出版。经过多次讨论后,我们重新梳理了本书框架,将其分为“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两大板块。上册“养生之道”包括对中医的认知、基础理论及体质养生等内容;下册“养生之术”包括内外妇儿老等各类常见病的分析和常用调养方法,涵盖了家庭易用的中医方药和针灸推拿等内容。其中,体质养生是本书的重点和特色部分,因为本书的体质分类是一种直观分类法,一看就会,我也在稿件中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使这部分内容更加完备、系统,更具有实用性。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由来,它可以说是我从事教学和临床研究几十年来,对中医常识解读的一次总结。虽然有关中医临床方面的内容尚不够详细具体,但中医理论中“难啃的硬骨头”几乎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或启示。以此渐进,我相信至少能使方向不偏,如此才可入得堂奥。

其实,养生只是中医这棵树上的一个果实而已,不懂中医而去谈中医养生,那是天方夜谭。这堂“中医养生课”强调的是养生之道下的养生术,以道统术,道术相结合。现今市面上关于养生之术的书很多,而深入讲解养生之道的少。实际上,养生之道的核心就是强调保养人的天性及自愈力,强调人的体质差异。可以说,这两部分内容是本书与其他养生著作的显著区别之一。

大道至简,养生之道其实并不复杂,但如果你不去践行,那就没有任何意义,正如古人所说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此借用老子的话“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与各位读者朋友共勉。

 

◎养生到底养什么

下面我要谈一谈养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养生到底养什么?

我治疗过一位女患者,她的皮肤不太好,肤色又黄又暗。她向我倾诉:“蒋医师啊,我其实很注意保养自己的皮肤的,经常吃一些燕窝、阿胶,他们告诉我这些都有美容养颜的作用。我还经常去美容院做皮肤保养。可是,为什么我的皮肤还是这么差?”其实,她的皮肤黄暗是因为湿气太重,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是皮肤组织里的水液潴留太多。很多脸黄的人其实体内都有湿,而燕窝、阿胶又都有滋阴的作用,是增加湿气的,所以服用燕窝、阿胶只会适得其反。

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养兰花的经历,她经常喜欢给兰花浇水,没多久,兰花的根烂了,兰花也死了。她不知道其实兰花根部的湿度不宜太大。养兰花,你必须知道兰花的天性,比如光照不能太强烈、湿度不宜过大、土壤宜疏松等。

所谓“养”,是给予被养对象符合它天性的适宜条件。

 

“性”与“养性”的含义

养人,当然得符合人的天性。所以,古往今来的许多养生专家和中医名家,都提出了一个命题——养生其实就是养性。

这个“性”,就是天性的“性”。我们来看“性”这个字:左半边是竖心旁,古人所说的心主要指神经系统所管理的一些功能;右半边是生命的“生”字,因此左右两边合起来的意思是“生下来就具有的一些功能活动”,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天性。

那么哪些是人的天性呢?古人说“食、色,性也”,吃饭、过性生活就是天性。当然,天性还有很多,譬如人一生下来就会呼吸,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饭,饱了就不想吃了,累了、困了就要休息,睡够了就要起来动动筋骨、蹦蹦跳跳,这些都是人的天性。

 

经常破坏天性,疾病就会找上你

养生就是养性,就是要保养和遵从这些天性,而不要去破坏这些天性。有人问,那养生不是很简单吗?是的,养生很简单。说来容易,做起来也容易,可坚持做到并不容易。

譬如人饱了就不应该吃了,这事做起来难吗?不难,可很多时候我们明明已经吃饱了,但由于觉得这东西很好吃,就会再多吃一些。朋友聚餐或节庆聚会,我们一般都会吃得过多,这就开始违背天性了。

再譬如有时我们很困了,应该上床休息了,但是因为还有没完成的任务,所以就得喝杯茶或咖啡,抽支烟,提提神,这又破坏天性了。

还有,性成熟后,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人就需要过正常的性生活。可是有的人觉得这种感官刺激很舒服,便过分地追求这种感觉,以致会有性生活过度的情况;也有的人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有正常的性生活,因而强行压抑正常的欲望——这些都违背和破坏了人的天性。

再比如人的情绪问题。人都有七情六欲,中医学把这些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有人说我们坏话,我们就会不高兴,会生气;亲人故世,我们会悲伤;看到令人害怕的事,我们会恐惧……这些都是天性,即人受到外界刺激会产生情绪上的变化,这是正常的。当这些刺激消失后,大多数人的情绪很快就会平复,可是有的人却会沉溺于这种情绪而不能自拔。我们经常会听到的“恨你一辈子”,就是一种典型。

有的人失恋了就很痛苦,整天萎靡不振,甚至借酒消愁,把白酒往胃里灌——如果小猫、小狗失恋了,才不会用一瓶二锅头来伤害自己呢。

经常破坏或损害天性,健康就会出问题,疾病就会找上你。

 

◎一个人的补药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什么是体质

如果我问:你会看人吗?

可能有人会说:我会!这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这个人阴险,那个人老实……

如果我再问一句:你能够看一眼,就知道这个人身体怎么样,可能会得什么病,大概是什么性格吗?

可能有人就会问了:老师,你要教我们看相吗?

我不教人看相,但一个人的容貌确实与他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你知道邓丽君的哮喘与她体质有关吗?你知道帕瓦罗蒂所患疾病与他的长相有什么关系吗?让有趣的体质理论来回答你。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了解、懂得别人是有智慧,清醒地看待自己是不糊涂。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别人是尊重别人的前提,了解自己才能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那么,怎样才算是知人与自知呢?可能不同专业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生物学家会从基因方面来谈人和人的差别,社会学家会从社会关系来划分人的不同类别,经济学家会从经济活动来对人进行分类,等等。中医的体质理论不但能告诉我们身体的不同类型与其适宜的养生方法,同时还会揭示一个人的性格、心理的体质基础,丰富我们“看人识相”的本领。

 

什么是体质

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其实人也一样——当然,并不是说有几十亿人就有几十亿种类型。实际上,按中医的观点,常见的体质大概有二三十种。

什么是体质呢?中医认为,体质就是一种形态、生理功能、心理性格相对稳定的特殊类型。除正常体质外,其他体质从本质上来说是身体天性的一种偏差。

? 从外形差异判断体质

在普通人看来,可能每个人只是长相不同罢了,但在一个重视体质的中医大夫看来,外在形态是有重要判断意义的。中医有句话叫“望而知之谓之神”,你看一眼就知道这个人的基本情况,这是神,是诊断的最高境界。

临床上,确实有一部分患者,医生单纯根据其形态就可诊断、下药,而且八九不离十,能做到基本准确。这就是根据形态与体质的关系去做的判断。所以说,一个人的外形特征就是他的体质类型。

先看胖瘦。胖而结实,多为热积体质、表密体质;胖而皮肤油腻,多为湿热体质;胖而肌肉松软,动则汗出,多为气虚湿重之体;瘦而白嫩多见于气营虚体质;瘦而萎黄,多为脾虚之体;瘦而唇红,多为阴虚体质。

再看肤色。皮肤黑粗而毛发密,多为表密体质;皮肤白嫩,多为气营虚体质;皮肤白而舌红或颧红,多为阴虚体质;满脸通红,多为血热阳亢之体;皮肤暗黄,多为气虚湿重之体;肤色枯黑,多为精亏之体。

三看脸型。脸圆饱满兼大眼,多为痰湿之体;瘦削尖脸眯缝小眼,多为郁滞体质;瘦脸突眼,多为肝旺阴虚之体。

还有身材等外形因素,都与一个人的体质有关。

? 从生理差异判断体质

先说饮食。热积体质的人一顿饭可以吃几斤肉;气营虚体质的人饭量则像小猫咪。

再说睡眠。痰湿体质的人一沾枕头就呼噜连声,入睡后往往多梦;气血两虚的人则会在床上辗转反侧,稍有风吹草动就彻夜难眠;阳虚体质的人贪睡;阴虚体质的人易早醒。

还有体能、运动能力。血热阳盛或热积体质的人,多运动能力强盛;而虚弱类体质,如气阴虚体质、气血虚体质的人往往体力差。在学校的体育课上,有的同学健步如飞,有的同学则气喘吁吁;跑1500米,对有的人是小菜一碟,对有的人简直就是噩梦。我一直有个观点,体育成绩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体质来确定其进步的幅度,而不是只看绝对成绩,因为每个人的遗传素质,也就是先天体能是不一样的。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有的人大冬天可以只穿个短裤,有的人则是气温稍下降,就开始穿羽绒服——阳盛体质不怕冷,气营虚或气血虚、气阴虚等虚弱体质易怕冷。再比如去西藏等高海拔地区,有的人头晕心慌,吃不下,睡不好;有的人仍能心平气和。

? 从性格、心理差异判断体质

热积体质的人天生豪爽,胆气冲天,天不怕,地不怕,三教九流,他始终是朋友圈子里的大哥;郁滞体质的人性格敏感细腻,具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但易受外界环境或别人的言语伤害,喜欢离群索居;痰浊体质的人细腻、胆小又多疑。

这些不同的心理与性格和一个人的形态基础与生理代谢都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教训别人:“你呀,得改改你这性格了。”实际上,性格固然受到了后天多方面的影响,但根源上与人的遗传天性关系最大。有人说“性格即命运”,但大家要知道的是,性格中遗传的决定因素最大。

体质不是病,但可以决定你会得什么病体质可以决定个体的易感疾病类型,是疾病的土壤。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也得种在适宜瓜和豆生长的土壤中,否则连瓜秧、豆苗也看不到。

郁滞体质的人易得情感性、免疫性及过敏性疾病;血热体质的人易得出血性疾病或充血性黏膜炎症;热积体质的人容易脑出血、“三高”;气营虚体质的人有可能脑梗死,但绝不会得脑出血。

不同体质的人,有时即便得了同一种病或出现同一种症状,因其发病原理是不一样的,所以治疗使用的药物也不一样。热积体质和气营虚体质都可能出现便秘,但热积便秘之人体形壮实,多为实热积滞,可以用苦寒的泻药;而气营虚体质之人的便秘,是因为营液不足,肠道蠕动没有力量,千万不可用泻药,越用越糟,只能用温养的药物。

比如同样生了肿瘤,对气营虚体质之人,治疗要以补益扶正为主;对郁滞体质之人,以理气化瘀为主;对痰浊体质之人,以化痰为主;对阴虚体质之人,以滋阴为主;对热积体质之人,才可以放心地用抗肿瘤的毒药来解毒。

另外,一种体质在同一个人身上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或疾病,但其病根是同一个。就如同一块土地上生长着很多杂草,杂草间有各色害虫,如果你改良了土壤,那么这些杂草和害虫就会消失,也就不必一一去用除草剂或杀虫剂。

我曾治疗过一位老人,她有五种症状,分别是头痛、胃痛、心慌、小腿抽筋、关节痛。她认为自己浑身是病,说自己的脑子、胃、心脏、骨头都坏了,很悲观。我告诉她:“你并不是有很多病,你只有一种问题,那就是体质虚弱,血液循环慢,吃一些温补的药物就可以了。”她听了以后很高兴,说:“对对对,我就是身体弱嘛!”后来治疗了一段时间,她的症状基本都消失了。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磊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