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阅读养生
美丽的草原我的第二故乡 ——医疗队记忆
日期:2020-06-26 阅读:2341次 作者:陈玉洁 来源:

我常常听着草原的歌曲,看着草原、沙漠、驼队、毡房、村庄的照片而出神,这不只是因为歌曲的美妙动听,摄影技术的高超和照片的美丽,而是唤起了五十年前,我曾经在内蒙度过的难忘的八年医疗队工作的记忆。



 我已记不得多少次走过草原,走过沙漠,走进牧民居住的毡房和农民的住宅。但是却无暇欣赏那广袤无垠的沙漠、草原景色的美丽,因为等待我们的是居住在草原、沙漠深处与疾病抗争的病人。这时的草原、沙漠已不是喜人的风光,而成为居住在那里的农、牧民“就医难”的路途。我不会忘记那几里、十几里、几十里、近百里出诊时走过的艰难的路。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靠步行、骑骆驼、骑毛驴、坐毛驴车。夏天骄阳似火晒得人浑身出汗,头昏眼花;或狂风暴雨夹着冰雹的突袭,让你无处躲藏;雨后河水暴涨,走过横在川流湍急河面上的独木桥时的惊险。冬天寒风刺骨,更有时大雪纷飞,即使穿着翻毛皮袄也冻得手脚麻木,痛如猫咬。春秋季节常有大风沙袭来,大风卷起沙土遮天盖地,令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来。这艰辛的“出诊”路成了考验我们医者仁心的第一考场,风雨无阻,勇往直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这是医生的职责和担当。



每当我们走进毡房、农舍时,看到的是病人家属急切乞求的眼神,患者与疾病抗争的痛苦面容。这时毡房、农舍就是我们这支由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医生和护士五人组成的巡回医疗小分队的“诊室”“病房”,在这里我们为病人诊断治疗、扎针、服药、急救、处理外伤、处理难产、接生、护理病人-----。这里是考验我们医者仁心和医术的第二考场,在缺少各种理化检查的情况下,要快速确诊并采取准确有效的治疗措施,并非易事。特别是在面对外伤、难产、急腹症的情况下,更是一种对医生医术和胆量意志的考验。手术时外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互相配合,内科医生也要看儿科患者,护理工作忙时医生也要做护士工作,中医更要发挥中草药和针灸的特长,还要掌握西医知识。我这个搞过“针刺麻醉”的中医针灸医生,用中草药、针灸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深受农牧民欢迎。团结合作、相互配合是战胜各种疾病的法宝,这里也成了五人医疗小分队组成的“小医院”。在这小小的毡房、农舍里,我们经历过失败的痛苦,更多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度过多少疲劳的日日夜夜。当听到憨厚淳朴的牧民眼含热泪,竖起大拇指,用大家听不懂的蒙语表示感谢,表达我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时,我感到作为医疗队员的幸福和自豪,劳累疲倦也顿时烟消云散了,毡房、农舍里充满的喜悦和笑声,是对我们最好的奖赏。


只有我们治愈患者,放松心情在返程的沿途中,才有兴致一睹草原、沙漠的风光。微风习习,暖阳高照,我们骑上高大傲慢的骆驼,悠然自得的跋涉在一望无际,一黄千里的沙漠,波浪起伏的沙丘之间。随着骆驼缓慢的步伐,在沙丘上下起伏的颠簸、摇晃,我紧紧的抱着驼峰,坐在驼背上,有时犹如坐着小船荡漾在沙海中,有时又如躺在摇篮里悠来荡去,享受着明媚的阳光洒在我们疲倦身上的温暖。“叮咚”“叮咚”悠扬悦耳的驼铃声,是我们驼队的进行曲,这驼铃声早已把医疗队胜利归来的信息传给了远方驻地的同志,他们正在准备迎接我们胜利的归来。



在我们医疗队归途中,雨后辽阔的大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花香扑鼻,草色青翠露珠欲滴,五颜六色的鲜花更加艳丽夺目。花草随着微风的摆动,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欢迎医疗队归来。天空云消雾散,彩虹腾空而起,搭起一道耀眼的彩门,这是为医疗队搭起的凯旋门。

日往月来,斗转星移,转眼五十年过去了,医疗队的经历已成为我心中永恒的记忆,我爱草原更爱那里勤劳朴实的农牧民乡亲。我熟悉那里毡房、农舍里牛粪燃烧的气味,奶油、炒米、奶茶、小米的香甜,牛羊肉的清香膻气和晚上暗淡的灯光。那里留下了我奋斗与奉献的青春年华和激情燃烧的岁月;那里有我为“卫生工作重点”作出的贡献;那里磨练了我的意志,培养历练了我的医术。我很想再回去看看改革开放,脱贫致富后的美丽富饶的草原,我的第二故乡。

中医精准养生网编辑:东


版权所有 © 中医精准养生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辽ICP备17018072号-1